标签:
杂谈 |
企业就是社会的一个单位,企业将所有人连在一起,为社会创造很多价值,不断推着社会超前进。在一个企业里面,运营是必须要有一套规矩,要有一套基本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就是财务系统。
财务不光是数字,还有精神、原则在背后作支撑,其实跟之前的课程祥龙十八掌(林正刚老师至今为止开发的最完整的职业发展全景图,以培养“内外兼修”的职业经理人为使命),或者企业的远景使命都有很大关系。
从个人来讲,买一样东西,只要自己结账就可以了。一个企业要买一样东西,是要经过很多很复杂的流程,而且绝对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决定的。
关于企业的“财务预算”流程
首先你要知道企业一切的“购买”都先需要有“财务预算”,要走流程,所以你需要搞清楚我们购买的流程是什么?每个环节也会有不同的负责人,所以在企业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道流程,认识人脉,否则就是寸步难行。
像个人一样,企业花费也要根据预算,没有预算,你就花不了钱。个人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你是可以决定去花一笔钱,但企业不能没有预算去花钱,否则就会失控,因为花钱的人太多,必须要有一定规矩去约束才不会乱套。
有一些独行侠可能想我先垫钱买东西,再找公司报销,但需要明白没有预算你就不应该去买,有了预算也没有让你跟这个人买。
公司不能随便跟任何人采购,采购部门掌管所有的采购活动,他们有一个“合格供应商”名单,不在这个名单之内的供应商,先需要申请进入这个名单。
在你开始去争取预算之前,你首先要去采购部询价,为你购买的设备做“成本预估”,有了这个预估才能去财务部申请预算。
关于“资本性支出”与“折旧”
http://ww3/large/639d3aedgw1fa6j4tbjl3j20g0088js1.jpg
先从个人预算开始说起,储蓄=收入-支出,企业的说法是:利润=收入-支出
从你的个人财务预算里面,你知道不管是收入,支出或是储蓄,都会有一个预算,预算就是你要的生活方式。
企业也是一样,不管收入,支出或利润都会有一个预算,预算就是企业追求的企业行为。有没有找到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相通地方?
但处理起来,还是有不少分别,特别在支出方面,企业的支出通常分类很多,比较复杂。
企业的支出可以简单分成两大类别,最普遍的类别就像你的伙食,交通费用,都是一年内花完,可以结账的,这类都叫运营费用。
另一类就是像你买辆自行车一样,它的价值超越了一年,换句话说,它的支出需要超过一年来结算,不能一年就报销完的。这类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这种支出采购回来的设备都属于固定资产。
http://ww2/large/639d3aedgw1fa6j5bxpncj20hs0e375j.jpg
我用例子说明这些分类可能好懂一点。举例,企业生产需求需要每年花100万电费,这个支出是要每年结账,就是说100万在一年内就用完了,这种支出叫运营费用。
资本性支出,钱花出去换回来是固定资产,假设企业花了一百万买了一台设备,这台设备可以用上十年,这台设备不属于运营费用,因为它的价值可以延伸到十年,这台设备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这笔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就叫资本性支出。
企业是需要盈利的,收入与支出需要匹配,才能正确判断企业盈利的能力。所以如果我们将一笔可以用上十年的费用在一年内作为运营费用报销了,那就出现不匹配的问题了,所以财务专家就用了“折旧”这种方法来处理这种支出。因为这个设备可以用十年,折旧就是将这个数目除与服务年数,结果就是每年的运营费用。
以上内容节选自林正刚老师的《人人都能懂的财务课》第四讲“成本预估”,此讲内容涵盖:
1.取得设备成本的估计
2.将成本做成财务预算
3.固定资产
4.资本性支出
5.运营费用
6.accural做法
7.折旧
http://ww2/large/639d3aedgw1fa6j5x2847j20je05v0tb.jpg
曾任世界500强思科全球前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退休后现任企业教练、刚逸领导力公司CEO,著有《正能量》、《创能量》两本书。
林老师身受中外两种文化浸染,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高级管理经验,精通企业财务管理。在林老师看来,这套课程是财务课,却又不是财务专业课,不是CFO或会计培训,不是脱离生活和工作的理论,而是从生活到事业都会用到、都能落地的思维方法和实用技能。
想要听老师如何以故事的形式把高大上的概念讲得通俗易懂吗?
本节财务课系列“成本预估”课程原价499,现免费开放试听,只需要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即可获取本节课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