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且读《宫之奇谏假道》
(2017-12-04 14:16:46)分类: 贺兰云飞的随笔 |
注且读《宫之奇谏假道》
闲无事,读此文,查资料,做注解,说随想,享一乐。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读音wán,同“玩”,轻视,忽视】。一之谓甚【甚,过分】,其【表反问的语气副词】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其…之谓也”,固定句型,宾语前置句。“其”,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
【解读】有远见,且至诚,谏者之心。前三句,一说两国依存,二说晋之贪甚,三从己方说一个人岂能犯两次同样的错误,那语气简直就缺你真不成器的责骂了!且句句入理。可惜,遇人不淑。
公曰:“晋,吾宗【宗族】也,岂害我哉?”【晋的开国始祖叔虞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弟弟。】
对曰:“大伯【大,同泰。泰伯,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不愿继位,和二弟虞仲一起借口采药逃到当时蛮荒的吴地,断发文身。春秋战国的吴国,就是他的后代。他是孔子最推崇的圣人之一,孔子赞赏他不把功名富贵放在第一位,把真理、道德放在第一位。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王,轩辕黄帝第15世孙,周文王的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古公亶父。《诗·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水浒》之名的由来】,至于岐下。”大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泰伯,次子名虞仲,第三子名季历。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昭:古代宗庙制度,始祖的神位居中,其下则左昭右穆。昭位之子在穆位,穆位之子在昭位。昭穆相承,所以又说昭生穆,穆生昭。大伯、虞仲、王季俱为大王之子,都是大王之昭。王季于周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为王季之穆。虢仲、虢叔:虢的开国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 】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宾语前置标志词】,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庄伯是桓叔之子,桓叔是献公的曾祖,庄伯是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其【其:岂能,哪里能】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庄公25年晋献公尽诛同族群公子】不唯逼乎?亲以宠逼【威胁的意思。】,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解读】这段话是啥意思呢?论亲疏啊!虢国开国之君是周文王的同母弟弟,又有功于周王室。晋国封国之君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弟弟叔虞。你看晋国和虢国的共同祖先是王季。这多亲近。而虞仲,周文王的二伯父,他并不是虞国开国之君。虞国封国,是虞仲的庶孙才开始的,那已经是周武王时期了,封国晚。虞国自然比不上虢国和晋国关系近了。你说你虞国还想比一比宗族关系?也太扯淡了吧!更何况,亲又咋地?还不是照灭?!晋献公连自己亲祖父的后代都屠戮而尽了,更遑论远祖了!更遑论更远的祖了!天真!立国怕的是威胁!晋献公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势和利益!管你是谁!谁威胁就灭谁!你一个眼里只有小利益的人哪里懂?!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据我:依从我,即保佑我。】。”
【解读】这话有点耳熟!鲁庄公就对曹刿说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是不是那些迷信神灵的人,以为自己虔诚地供奉了,就可以高枕无忧恣意妄为了?似乎神灵可以贿赂?可以贿赂的那还是神灵吗?现今很多干了恶事坏事的人,多念几千几万遍阿弥陀佛是不是就可以一边消孽一边继续干坏事?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亲,惟德是依【宾语前置标志词】。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使动用法】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物,祭祀品】,惟德繄【繄yì,句中语气词】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同“凭】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其。表反问】
弗听,许晋使。
【解读】果然是一个固执而眼浅的家伙!油盐不进!这种人活该没有好下场!
宫之奇以【率领】其族行,曰:“虞不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举兵】矣。”
【解读】还算明智!遇人不淑,就该果断而弃!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成功】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星宿名】伏辰,均服【戎服也】振振,取虢之旂。鹑【鹑火星】之贲贲【bēn bēn像鸟一样。鹑星的形状。】,天策【星宿的名字。也叫傅説星。傅説 , 殷高宗之相,死而託神於此星,故名。】炖炖【tūn tūn光暗弱的样子】,火【鹑火星】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童谣说:“丙子日的清早,龙尾星为日光所照,军服威武美好,夺取虢国的旗号。鹑火星像只大鸟,天策星没有光耀,鹑火星下整理军队,虢公将要逃跑。”这日子恐怕在九月底十月初吧!丙子日的清晨,日在尾星之上,月在天策星之上,鹑火星在日月的中间,一定是这个时候。"】
【解读】事实证明了这个擅长占星术的郭偃真是一个神棍!而且古代占星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让你头晕目眩,唯有唯唯。我想起海宝寺旁男男女女的算命人来了。他们的占星术是谈不上有了,但神棍的玄妙之态势倒演了个十足十。就这,都已经让那些迷惘的失路人双手合十而感激不已了。假若郭偃复活,不得粉丝无穷了?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虢公名】奔京师【东周的都城】。师还,馆【名词动用,驻扎】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媵 yìng,陪嫁的奴隶,这里是动词用法,让井伯成为秦穆姬的陪嫁奴隶。秦穆姬:晋献公女,嫁秦穆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周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解读】据说,这虞公,高兴地收了灭了虢国而胜利返回的晋军的大批礼物,就乐滋滋地同意友邦军队驻扎在国都之侧。这心理得多强大啊?卧榻之侧卧一悍虎!果然,晋献公回转,请他打猎,他欣欣然而往。却不知,他和他的国家就是猎物!人家抓他抓的多容易!真悲哀!这虞公又天真又贪婪又无知,他怎么就能做了一国之君呢?遇到这样的领导人,是国民的悲哀!
【附】《古文观止》版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毉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附】韩非《喻老》相关片段
虞君欲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不听宫之奇,故邦亡身死。故曰:"咎莫惨于欲得。"
邦以存为常,霸王其可也;身以生为常,富贵其可也。不以欲自害,则邦不亡,身不死。故曰:"知足之为足矣。"
……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0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