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维特大教堂的南侧的正门(金门)门上方是”最后的审批壁画。”
旧主教官邸的北侧和西侧
从圣维特大教堂出来是第三庭院,紧邻教堂的墙面装饰着红色几何图形的旧主教宅邸,是在11世纪罗马式建筑基础上改建而成。
旧主教宅邸南侧的纪念碑是1928年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捷克人民树立的,高16米,由整块的花岗岩制成。
旧皇宫 (现在的总统府)
旧皇宫建于12世纪,建筑并不宏伟、豪华,但融合了欧洲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特点,足以证明它是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皇宫之一,曾经是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经过几次修建,增加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入口进入后是维拉迪斯拉夫大厅,是整个皇宫的重心,下层是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方罗马式的宫殿大厅。大多数房间在1541年的大火中损毁,部分房间是后建的遗迹。
庭院中《圣乔治屠龙》的雕像
庭院中《圣乔治屠龙》的雕像,矗立在旧皇宫的前面,是马丁与乔治和乔治兄弟1373的原作的复制品,原作保存着城堡的展室中。(上下)
维拉迪斯拉夫大厅
维拉迪斯拉夫大厅,是整个皇宫的重心
维拉迪斯拉夫大厅
高耸的大厅建于1486——1502年,长62米,宽16米,没有一根梁柱,5根肋骨交叉式的拱顶,用金色的条石拼成网状花纹,线条流畅、美观而雅致、文艺复兴式的大落地窗古朴、典雅、明亮。
靠近一个窗户的壁炉,就在这里发生了载入史册的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的说明及其版画
1415年波西米亚(古捷克的三分之二)的宗j改革家扬·胡斯,被罗马教廷判处火刑处死后,引起支持胡斯的民众的强烈抗议。教廷对波西米亚发布“禁行圣事”的禁令。1419年经过斡旋解除禁令。但以胡斯信徒为主的市议会被解散,还有人被逮埔,代之而起的是天主j为主的新议会,因此激怒了胡斯信徒。同年7月30日部分胡斯信徒走上街头,人潮聚集在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捕人员。同时也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从市政厅的窗子往楼下扔石块,又激怒了胡斯的支持者,他们冲进大楼将市长和议员供7人从窗户扔出去。因而遭到罗马帝国出兵镇压,引起胡斯信徒的全面叛乱,由此引发了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即“第一次掷出窗外事件”。
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同时代版画)
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派遣耶稣会j士进入波西米亚,企图复兴天主j,并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裴迪南大公为波西米亚国王。裴迪南是狂热的天主
j 徒,他对新 j 徒进行残酷迫害,禁止新 j 徒进行宗 j 活动并拆毁 j 堂。于是1618年5月23日波西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 j
徒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将两名帝国大臣及一名书记官共3人从窗口扔出,即
“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
从“掷出窗外事件”的窗口看到的烟雨迷蒙的布拉格老城
国王的宝座和家具,看上去很简朴,与圣维特大教堂相比显得很简朴。
墙上的画像
皇冠和权杖
王冠
圣乔治大教堂,从右侧的门走进去

教
堂的中殿墙上挂着油画《圣母升天》
主祭坛正中是鲁德米拉墓,墓的外侧是《圣乔治屠龙浮雕》。
主祭坛上方的壁画已残破不全
墙壁上的油画
南面墙上挂着16世纪创作的《圣乌尔苏拉殉难》
圣乌尔苏拉传说是英国的一位公主,由父亲安排与远方的一位异教徒结婚。在她与11000名仕女远赴他乡的途中遇上风暴。把他们刮到高卢的一个港口,于是公主决定一场泛欧洲的朝圣,在前往克隆的途中被匈奴人全部残害。
墙上的木雕
中殿的右侧的一个礼拜堂,穹顶有精美的壁画
礼拜堂
礼拜堂的精美雕塑
礼拜堂的精美雕饰
礼拜堂的精美雕饰

礼拜堂两侧的雕塑
上下两图来自《淡泊人生》的博客,向原作者致谢!
中殿左侧的墓室与墓碑
2019年4月29日摄于捷克首都布拉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