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戎寺的东侧,站在门前可以同时看见十多座佛塔!
巴戎寺坐落于吴哥王城的中心,距各个方向的城门都是1.5公里。由阇耶跋摩七世国王于12世纪末建造(1181年—1218年)历时37年。巴戎寺是同时期世界建筑精品中的精品。
最外层四周回廊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40米。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顶,但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只剩下断壁残垣。巴戎寺的建筑共三层,下两层为正方形。寺内的回廊上的壁画十分丰富精美,从王朝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外侧廊壁雕刻有故事性浮雕,如古代战争记述、寻常百姓之生活百态、洞里萨湖的湖畔风光等充分展示着当时的社会生活,讲述了高棉人古老的故事。
顶层为圆形,坐落着49座佛塔,连同四周门上的佛塔共有54座,代表着当时54个省。其中53座佛塔像众星捧月似的簇拥着最高的中央宝塔,(塔高45米)。每座佛塔上都雕有四面佛像,代表着慈、悲、喜、舍。巴戎寺内共有216尊佛像,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繁荣昌盛,也见证了吴哥王朝的兴衰与沧桑。每一尊佛像的脸都是典型的高棉人的面容,也有人说这些佛像是以当时的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长相为蓝本雕塑的。每尊佛像都是宽宽的额头,高高的鼻梁,厚厚的嘴唇,方下颚,眼睛微闭,眼脸下垂,略带安详而神秘笑意。这就是闻名于世界的“高棉的微笑”。令人震撼的是“微”笑主要表现在嘴角上和眉眼之间,让人难以描述,与蒙娜丽莎的微笑相似。堪称是刻在石头上的“蒙娜丽莎”。
这些笑脸看起来相似,其实每一尊都不相同。难以想象当时的建造者们在坚硬、冰冷的石头上雕凿出二百多尊形神各异、栩栩如生的"微"笑着的脸庞,他们的技艺何等的精湛、纯熟、出神入化!让人叫绝!不愧是世界的奇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千年风雨的剥蚀这些原本精美绝伦的雕塑、浮雕、花纹......变得斑驳、老旧、残破甚至坍塌,有的已长满了青苔。但朦胧中依稀可见当时的精美、豪华与辉煌!徜徉在佛塔中间,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一张张安详而略带笑意的脸面对着你,该是怎样一种感觉?!
佛塔下的门,从门内的木制阶梯可以上到第三层,木制阶梯是后建的很陡,两边也没有扶手几乎是爬上去的。
门上的四面佛塔

门的右侧建筑(回廊)
门的左侧建筑(回廊)
进门右侧一座石柱上的小仙女阿普莎拉(印度神话里的美丽形象)站在莲花上翩翩起舞都浮雕,现在看起来还栩栩如生!

千年风雨的剥蚀,可风姿不减当年!




可同时看到六张笑脸,头像在塔的中部。


头像在塔的位置是不同的,这一尊是在塔的最上部,塔顶既是头顶(上下)




这一座眼睛是睁着的,睁着眼睛的不多。











这是所有笑脸中笑得最美的一个,许许多多的游客都在这里留影。

头像在塔的下部
历经千年的沧桑风雨,花纹还清晰可见,人物栩栩如生。
头像在塔的中部
残破的墙和七头那伽(柬埔寨人的保护神和图腾)的尾部
一个墙角及其墙角上的已经倒掉了大半的佛塔,但还留下了依稀可见的两个笑脸。
同时可以看到三个不同的笑脸!
墙上的翩翩起舞的美女浮雕以及四周布花纹清晰可见。可以想象当年是多么美!
有的佛塔是两三座连在一起的
笑脸在塔的中下部
佛塔下的门很通透,门的四周雕饰精美花纹。
以下七张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中央宝塔
最外侧的回廊,木制屋顶已经腐朽坍塌。
外墙上的精美雕刻

胜利门(南门)及其连接南门的桥,桥的两侧各有一排石雕。国王每次打了胜仗,凯旋归来时都是经过这座桥从这座门进城。历经千年风雨这些雕塑已经老旧斑驳,有的已经残破,可他们见证了国王每一次凯旋与威武。
南门及其门上的佛塔,及其桥东侧的雕塑

桥东侧的雕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