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2017-08-30 17:28:34)
标签:

2017年3月26日摄于无

锡灵山大佛景区

分类: 旅游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景区的大门

       无锡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占地30公顷,景区规模宏大,大佛气势恢宏,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景区集自然山水与佛教文化于一身,融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与一体的 5A级佛教文化景区,距无锡市17公里,是无锡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大照壁     长39.8米,高7.2米,被称为天下第一壁。(面向太湖的一面)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湖光万顷净琉璃”是赵朴初所题。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赵朴初题诗:《小灵山》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五眀桥   明在佛教中代表智慧,中间的这座桥代表“内明”,其他四座分别是“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据说这五座桥的模式是模仿天安门前的金水桥而建。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门楼      门楼上“灵山胜境”四个字是赵朴初题写。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门楼的另一面       门楼上是北大教授,梵文研究的泰斗季羡林用梵文题写的“灵山胜境”。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般若门  也称智慧门。是我国境内最大的,手工雕刻的石牌坊。每个柱子上面都有一只石狮子。狮子吼象征佛法无边。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牌坊上刻有佛教的六度的内容即持戒、布施、忍辱、禅定、精进、般若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菩提大道   道两边栽种百余棵银杏树。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九龙灌浴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灯塔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降魔铜雕,长26米,宽8米,展现的是佛祖“降魔”的过程。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阿育王柱、经幢、祥符寺、大佛。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经幢    阿育王柱四周有四根经幢,上面也刻有经文,凸显阿育王柱的高大和宏伟。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阿育王柱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王,比我国的秦始皇早100年统一了印度。阿育王年老的时候觉得自己在统一印度的战争中殃及无数的生命,自己罪孽深重,于是在一位比丘的点化下皈依佛门,把佛教定为国教。在全国各地竖立这样一根石柱,上面刻上经文以此来弘扬佛教。释迦牟尼佛创建了佛教,那么弘扬佛教就与阿育王分不开。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阿育王柱  高16.9米,直径1.8米。四周的栏杆称牛栏。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阿育王柱     是从福建山区里开凿出来的,现在看到的是第三根,前两根开凿过程中断掉。动用3辆超百吨的大吊车在专家精心指导下才装吊完成。这根石柱途径三省运到无锡。仅保险费和一些附加费达1000万之多。阿育王柱是手工雕琢,用掉的榔头就装了一大卡车。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阿育王柱最顶端   是四头雄狮面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象征着把佛教弘扬到四面八方。狮子下面分别是狮子、牛、马、大象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无锡灵山大佛(一)走进灵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