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鼋头渚是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距无锡18公里,因有巨石伸入湖内形状如浮黿翘首而得名。鼋头渚景区是无锡人杨翰西始建于1918年。解放后政府把所有园林合并为鼋头渚公园,1982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景区面积从480亩扩建到1950亩。景区分为鼋渚春涛、万浪卷雪、太湖仙岛、十里芳径等十大景区。樱花盛开时非常拥挤。无锡市去鼋头渚交通方便,从火车站到鼋头渚有公交大巴,2元一位,两头都是终点,车很多。从火车站打的40多元。

太湖佳绝处牌坊,建于1931年,原来是鼋头渚的大门。“太湖佳绝处”四个字是郭沫若的手迹。


横云山庄

碧水,樱花、倒影婆娑。
樱堤与长春桥 ,桥建于1936年,小桥长堤切割了湖水,堤上的樱花树含苞欲放,堤上的樱花
是30年代从日本引进,每年四月盛开。



古战船,07年来时只有一艘,现在增加到十来艘了。

灯塔,塔高13.1米,建于1924年,1982年翻新。
亭子下面的6个字是“包孕吴越”形容太湖气魄宏大,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在此孕育生息,抚育了吴越儿女。“横云”意思是从湖上眺望鼋头渚水天一色,湖岸好像是横在半空的彩云。是清末无锡县令廖伦1891年书。
鼋头渚三个字是秦敦世所书,石碑高2米多。
震泽神鼋的青铜雕塑,长1.7米,高1.3米,宽1.1米,重700多公斤。
鼋渚春涛四个字是清末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于1906年题写。文革期间毁坏。现在看到的是1974年从清代后陀为“花神廟”所书的楹联中集取的四个字加以恢复的。

崖壁下面的小亭叫涵虚亭,亭中悬挂清光绪年间进士陈蒙龙题写的匾额。
崖壁上的字是“明高忠宪公濯足处”,说的是明末东林党人高攀龙隐居蠡湖,常到鼋头渚湖滩“濯足”以“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吾足”之意。表示避世隐身,知足常乐。因其得罪了宦官魏宗贤而遭到放逐后,魏党还是不放过他,逼迫他在自己的家中自尽身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