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村-博文-首卷
本版内容:
一、作品展示
1 《按摩冲动人生》
2 《流浪中国一万年》
3 《天村作品自选本》
二、三位名家文章
1
林非写给天村的信 林非
2 《按摩冲动人生》序言
汪兆骞
3
初读天村文学作品集有感
江正茂
作品展示:
《按摩冲动人生》天村著
本部散文著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编辑家汪兆骞在《序言》中说:“……读着它们,仿佛在品味人体科学知识,又似揣摩整个人类生命文化,启迪人生,启迪智慧。它们里面所蕴含的哲学、历史学、生理学、宗教学、医学、美学、心理学、社会信息学等诸多学科知识,揽尽世界前沿科技文化精华。在文学的薰陶下,他的苦难与乐观,他的忧愁与幽默,他的博学与平易,他的人格与禅智,他的质朴与笨拙,他的真诚与懵懂等等,艺术思维与艺术形象构建,别具一格,不落俗套,让读者掩卷沉思……
《流浪中国一万年》天村著
这是一部获奖的长篇小说,又名《东山石特传》。作者在自序《乘着月亮船去流浪》中写道:“月亮船,是我书斋的名字。我写这部小说时,也就仿佛乘着月亮船,跟着书中的主人公东山石在流浪中国……”
《天村作品自选本》天村著
这是一部诗歌、散文、小说综合作品集。自序《爱在人间》神乎地描述:“……在朦胧月色下,(我)坐在百草园的假山洞口,一粒茴香豆伴着一口绍兴老酒,慢慢地吃起来。喝了很长时间,这瓶酒也只剩一口了,还不见有‘鬼’出现……我喝下最后那口酒,感觉身子很热了,醉了,有的是战胜‘鬼’的勇气。我很快就倚着假山洞口睡着了……我沉入梦乡,梦见和鲁迅先生在孤山顶上喝酒,鲁迅先生边喝边给我讲述着他的文学生涯-----
三位名家文章和评论
林非写给天村的信

天村:
近好!
听苏伟说,你此次来京,想找的几位师友都未如愿见面,其实通电话是一样的。
我们那晚谈得很开心,接触到了创作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如何写出独特艺术个性?如何把握充满形象的感觉?如何充满情思而又文采斐然?等等。
盼你在已经获得成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提高。这是艰难的,却也是欢乐的追求!
盼你将古今中外的散文,择其几十篇优秀的,反复阅读,分析其好在何处?还有什么不足?像这样反复揣摩,就可以吸取其精华,融入自己文化的底蕴,一定可以高瞻远瞩,挥洒自如。
自己动笔写时,问问这构思打动自己否?写后修改几遍。如此坚持下去,当会愈写愈好的。
你准备写指点我作品的评论文章,有次晤面时,似曾给你一篇李晓虹的评论文章,《羊城晚报》整版刊登。如记误,当时未给你,当再补寄。另外,《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秦弓先生有篇万言长文,是评点我散文作品的,如能找到,也可参阅。
你准备集中精力写出一些优秀和动人的散文篇章,我很赞成。以你的实力与努力,一定可以做好这样的工作。想获得文学创作的巨大成功,主观努力写好作品是主要的。这样才会逐步获得客观上更大的承认。心态必须从容。
争取于三年内,写出一批好的散文作品,结集出版,留给读者的印象,肯定是深刻得多了,盼望能够做到。并盼注意,身体健康第一!
顺颂!
阖府大吉!
林 非
5.1
《按摩冲动人生》序言
2006年6月18日
当代杂志社
汪兆骞

天村是文艺界友人推介给我的。这名文学青年文思独特,创作天赋和潜质都很吸引人。近几年来,天村的多篇作品出现在北京报刊或相关选本,并多次获得各种文学作品大赛奖。天村写小说,写散文,还写诗,并已出版过三部文学著作。这部散文随笔集《按摩冲动人生》,有特色,有创意,我决定写几句。聊作序言。
中国文坛这个“大家庭”,应有魅力吸引四面八方人才。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大多脱胎于各行各业,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得在《当代》编辑部,有一个夏天,我们办公室进来了一个平头大脸、身穿短裤、脚着凉鞋的年轻人,爽快地叫一声:“老师,我来投稿!”呵!具有灵气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便是中国文坛具有颠覆意义的王朔,就这样跨入了文学大家的阵营中。还如阿来,一个藏族小伙子,现在已经蜚声文坛了。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尘埃落定》是多家出版社、编辑部的退稿,为什么被我们一眼看中?因为我们看到了里面有文学实质的东西。
天村这部散文随笔集,书名很吸引人——《按摩冲动人生》,它分为《正编卷》和副编三卷,《正编卷》是系列散文随笔,以人体的五官四肢各部位名称做题目,共54篇,首篇《文人》,尾篇《文人情秀》,有道是独具匠心。读着它们,仿佛在品味人体科学知识,又似揣摩整个人类生命文化,启迪人生,启迪智慧。它们里面所蕴含的哲学、历史学、生理学、宗教学、医学、美学、心理学、社会信息学等诸多学科知识,揽尽世界前沿科技文化精华。在文学的薰陶下,他的苦难与乐观,他的忧愁与幽默,他的博学与平易,他的人格与禅智,他的质朴与笨拙,他的真诚与懵懂等等,艺术思维与艺术形象构建,别具一格,不落俗套,让读者掩卷沉思。他走出了那种单调乏味之山水流连散文,花草做秀散文,那种卿卿我我的恋情散文。在当今这个文化经济时代,大至一个国家或民族,小至一个企事业单位,发展如何,归根结底是人才如何;又鉴于文学本身是人学,天村或许从中领悟到——发现了,创作题材(素材)本来就隐逸在人身上。人们所说的大散文,也许就珍藏在这小小的人的心灵深处。这是天村对散文创作的一种追求,一种新思路。
副编三卷分为:《副编散文卷》、《副编阅读卷》和《副编评论卷》。《副编散文卷》选有大散文《始丰溪·母亲河》、《爱在人间》(《天村作品自选本》自序)、《乘着月亮船去流浪》和《跋语谱秀》(《流浪中国一万年》(又名《东山石特传》)自序和后记),读来引人深思,读者无不产生人类平等之同情心。
作者的感情非常真挚,如《始丰溪·母亲河》开头便写道:“始丰溪啊母亲河!我是你的儿子,喝着你的水,玩着你的土,枕着你的音容笑貌而长大的。”这是作者对故里天台山的真情流露,赤子之良好心态,显现在字里行间。统篇洋洋一万言,让读者一口气读完,有泪有沉思;在泪中沉思,在沉思中含泪。在当今文坛,充斥着太多的犬马声色,泛滥着太多的物欲与情欲。天村的作品有个性、有灵魂,作者的审美力量从描写复杂的人性中挺起,推动人生永远向前,这是非常可贵的。
天村历经“打工游子”生涯,熬过痛苦的日子,始终没有离开过社会现实。作者在《跋语谱秀》中,写下了自己对祖国文学事业的热爱,于心头喊出:“争取自己创造条件也要为祖国文坛锦上添花!”“作家,是代表祖国、民族的一种声音,传递给世界,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终极目标而奉献的一份爱……”我作为一名资深编辑,为之心动!
《副编阅读卷》所选的两篇文章,充分表明了作者宽阔又崇高的心境,永远是为了祖国——为故里天台山变得更加美好、更加亮丽。《副编评论卷》所选的三位故里师友对天村其人其文的评说,恰到好处地为本部散文随笔集作了奠基,为读者打开读学思路。当然,有些篇什结构不够严谨,上下文衔接有失顺畅,以致失范,这会影响阅读。 希望作者的下一部著作《天村散文选》早日问世,也盼望天村能在文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
呵呵,后生可喜可嘉:三昧九天,大地一村!
2006年6月*北京
初读天村文学作品集有感
2005年5月15日 人民日报社
江正茂

天村,浙江天台人,是我小学、高中同学,儿时虽然爱好文学,但不见像现在这样痴迷,身为“打工游子”,却出人意料地已推出两部文学作品集——《雨浴人生小站》和《天村作品自选本》。2003年8月份,天台文学界为他举办了“天村作品研讨会”,2004年10月份,天台电视台又为他摄制播出了电视专题片——《天村的路》,确实不简单,值得我学习。
读罢散文《始丰溪·母亲河》,我感慨万千,为有这样一位热衷于文学的同学而感到骄傲。《始丰溪·母亲河》以真挚的情感、质朴的文采,向读者倾诉衷肠,并充分地展现了作者热爱故土、追求文学、赞唱真善美的人生魅力。同时,一系列生动的艺术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天村的作品,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洋溢着一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诗歌想象丰富,海阔天空,思想闪烁,生机勃勃,给人励志;散文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小说笔墨流畅,语言精炼,具有朴实浓郁的生活气息,追求事业的风貌,令人陶醉,给读者以较大的感染力。天村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精神人生,是天村其人其文做得成功产生无限魅力之所在。
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的天村作品,也希望他在文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