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鲁泰回购说开去,回购的出发点在哪里?
(2012-06-07 20:24:42)
标签:
转载 |
1、鲁泰回购价太低;
2、鲁泰真没有钱;
这是两个基本观点。
下文谈及回购问题,与鲁泰无关,仅仅探讨回购的问题。
什么情况下公司应该回购?
有人说,必须低估+公司有足够的闲钱。
我认为只要公司股价充分低估就可以回购,至于钱是怎么来的,是另外的话题。
说说个人的观点。
1、我同意股票就是一个债券,具有如下特点:
A、永续,或者不知道哪一天成为废纸;
B、利率是复利,但是,利率不稳定;这里的利率就是公司的ROE,或者说长期稳定ROE;
如果你大概同意我的上述两条借用了巴菲特的观点,可以往下看,否则,就不值得看。
我们来看市场上目前对公司估值的情况。
指数分级基金的A类,比如银华金利,约定利率为7%(类似于期初ROE),目前大概只有0.9左右,换句话说,ROE=7%时,交易价为0.9PB,如果是1pb,roe为多少呢?13%的roe估值大概是1pb。
如果一个长期均值roe的公司,估值低于1pb,比如市场给了0.7~0.8PB。
公司想回购,但是,没有足够多的现金怎么办呢?
如果目前发行债券的利率在6~7%,公司完全可以发行一部分债券来回购公司部分股票。
什么效果呢?
相当于你用7%的利率的债券去购利率为15%的债券,你是赚了还是亏了?
简言之,对于是否值得回购就是反过来想:如果增发相同数额的股票,来募集等额的回购现金,你觉得或者大部分股东觉得是贱卖了还是赚了?
PS:我说另外一个观点,这不是我的,而是美国佬在1929年以前说的,企业类似债券,有区别于债券的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它的“利息”并不是全额发放,而留存一部分收益以ROE的方式继续滚存,也就是留存收益的复利作用决定了公司的成长价值,从这方面讲,我愿意调低ROE与PB的关系,比如10%的roe=1pb(简单粗暴)
回购,我再举一个例子。
比如马云最够回购雅虎股份。你可以说马云是为了取得控制权而回购。这不重要,重点要的是马云30亿美刀的钱哪里来?阿里巴巴集团有这么多钱吗?没有。
我们看阿里袁司令的表态,阿里的净利润到超过40%……roe会低多少?
而私有化是回购的极端,也就是大股东以公司的名义把除大股东之外的股份都回购然后注销。
比如还是马云的阿里巴巴,马云有这么多钱吗?显然没有,但是,他还是坚持回购,为什么?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生意人的角度和短期投资客的视野不一样。
同样的还有百盛收购小肥羊私有化,SEB收购苏泊尔的,产业资本和投资者的算账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回购的反面就是增发。
反过来说,格力的增发。
格力的期初ROE应该是在35~40%左右,如果按照10%ROE=1PB来看,这个增发很划算,是“增发成本极高”。
增发是否划算就是你发过来想:如果用增发相同数额的股份,募集来的资金是否可以回购得到?
凭借格力的信用,5~6%的债券融资成本,换取3PB 大于30%的期初roe,怎么看怎么划算。
我实在搞不清楚格力管理层和股东脑子进了地沟油,竟然要增发股本来发展。
除非:
1、不看好行业发展,增发股本无所谓;
2、管理层真的脑子坏了,但是,小股东脑子坏了,我就想不通;
只有两种情况下公司的股本增发是有利的:
1、公司长期ROE远小于债券率,比如期初ROE仅仅为3~5%,而融资成本高达8%;
2、极度高估,比如roe=15,公司PB高达6~80pb,比如08年的万科,对应07年净资产也就是4块多,然后31块增发,实在是高明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