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了花树的《低市盈率选股是价值陷阱》一文,有点点想法,今晚有空就说说:
嗯,首先我必须承认教条式的以20倍PE来作为是否买入的标准,是会错失一些大牛股,可是却可以避免更加多的陷阱,毕竟用后视镜找大牛股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你会穿越
,站在今天我们说说十年后哪个会是大牛股?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不要拿老巴说事,他一生中买入的公司多了,真正成为大牛股的就那么几个,难道我们的成功率高过他?所以,我认为在说“30倍PE-40倍PE才是产生大牛股的沃土”这句话的时候,应该先扩大样本,看看在同时期,同样的PE范围内,成为大牛股的比例是多少?
其次,不要轻易的否定低PE投资,在国外,一个叫戴维斯的先生已经给我们演示过了“戴维斯双击”的威力,在大陆居民能够投资的A\B\H市场,低PE投资更是演绎得淋漓尽致。从2001年算起,张裕B的复合收益是张裕A的6倍,跑赢了A股上大多数的牛股,深赤湾B的复合收益甚至和你提到的大牛股白药相差无几,中石化H股十年收益近10倍(都分红再投),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他们的共性就是低PE。我想说明的是,只要价格足够低,“烟屁股”的收益不会比你说的大牛股差,成功率就见仁见智了。
还有,老巴是说过“他反应比较慢,好多年才领悟,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一家好公司要比用便宜的价格买下一家平庸的公司来的好得多。”这句话,不过“合理的价格”是什么价格,他没有说清楚,但是从近几年看,他购买高盛、富国银行、美洲银行、中石油等公司股份的价格来看,他所谓的“合理的价格”都不高。
说句自己的体会,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不要冒险刻意的追求大牛股,我们并不比别人聪明,也没有条件坐在董事局了解公司的每一处细节,能保持常年的复利已是不易,大牛股是可遇不可求的,关键是保护好自己,保守不会让你赚快钱,但起码能大概率保证自己在资本市场活下去。
--------------------------------------------------------------------------------------
《低市盈率选股是价值陷阱》-----花树
从长期来看,股神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为24.7%;金融巨鳄索罗斯为28.6%;华尔街第一理财家彼得林奇为29%。
从长期来看,任何一个伟大企业的年复合收益率都无法超越20%。美国两百多年证券历史上表现最佳的上市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年复合收益率是19.75%,第二名雅培制药16.51%。辉瑞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也只有16.3%。
20%似乎就是个魔咒,任何企业无论多么伟大,长期都不可超越。而像巴菲特、索罗斯和林奇等超越20%的投资者,都成了投资史上的美丽神话。由此,不少投资者得出一个结论:PE超过20倍的股票都不值得投资,因为任何股票长期都无法保持20%以上增长。(评:应结合行业发展前景速度、企业生命周期、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综合考察,投资没有现成的公式)我在投资的前几年,也犯过类似的错误。而且我相信,目前不少投资者正在犯同样的错误。PE超过20倍的股票如果投资者看都不看,也不做细心的研究。那这么些年来的结果,将错过A股市场诸如古井贡酒、山西汾酒、云南白药、东阿阿胶、上海家化等绝大多数的大牛股。
长期来看,一个再伟大的企业确实无法保持十几年几十年20%以上的增速。但如果一个企业能几年,十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速,就同样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冲浪型”企业--芒格)。市场从来不吝啬给予这些企业高估值。芒格说:“你会遇到一种我称之为“冲浪”的模型——当冲浪者顺利冲上浪尖,并停留在那里,他能够冲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微软、英特尔、NCR或者其它公司,都是如此。但如果没冲上去,就会被海浪吞没。......在漫长的人生中,你只要培养自己的智慧,抓住一两次这样的好机会,就能赚许许多多的钱。”我认为,对于这类极少数的企业,我们只需要在其业绩高速增长期,以合理价格买入,直到高增长结束。而高增长结束之时,也是估值下降的开始。此时,公司虽然还在增长,但市盈率可以从几十倍下降到十几倍,甚至几倍。如果投资者误认为这是价值低估而早早买入,他将遭受“戴维斯双杀”带来的沉重打击。即使投资者买在PE只有几倍的低点,由于公司增长缓慢,股价也将长期维持在低位,这注定不会是笔好的投资。
研究中外历史上有名的大牛股,你会发现,PE20倍以下的标准基本与它们无缘,而PE30-40倍才是产生大牛股的沃土。微软、思科、可口可乐、谷歌、百度、腾讯、茅台、苏宁等等,在公司成长的早中期PE几乎都没有低于20倍的时候,他们的PE普遍维持在30倍以上,像百度这类上市时PE近100倍,但这并没影响其股价在未来翻十几倍。即使是998点那样的极端情况,茅台、苏宁照样有21倍的PE。这些伟大公司的成长时期虽然PE较高,但业绩的高速成长和水涨船高的估值让股价如火箭般腾飞。而你如果真的等到了他们PE20倍以下的机会,他们已经从黑马股变成了白马股,投资价值已经大幅度的降低。
当然,在众多的成长型公司里面,只有极少数才是能维持几年乃至十几年高速成长的皇冠上的明珠。绝大多数都是假成长的平凡企业。我们需要细心的研究、严格的甄别。不能因为大多数是糟粕,大多数都是高估值,就否定明珠的价值。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懒惰,不愿意研究,就对这些明珠视而不见。
我觉得,低市盈率的选股标准只适合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大幅下跌之后所有股票都处于低估阶段,比如998点和1664点的情况。一种是老牌的白马股重新变为黑马股,或者说是困境反转型的公司。在市场已经普遍预期这类白马股不会再高成长时,他们却重新焕发了新春。比如苹果公司,1997年斯蒂夫·乔布斯上台执掌苹果帅印,抛弃传统电脑业务,推出了iPod、iPhone、iPad、iTune等极为成功的产品,十几年来股价从4美元直冲400美元。这两种情况所蕴含的机会,都需要极为高超的投资艺术才能够抓住。尤其是第二种,其赌博性质远大于投资性质。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大多数时候,低市盈率的股票代表的是被市场无情抛弃的股票。有不少投资者误认为,买入被市场抛弃的股票正是巴菲特“贪婪与恐惧”理论的真谛。但是,巴菲特有数十年的投资经验,还有一套严格的选择标准和投资准则。你敢拍胸脯说你也有吗?况且,巴菲特大多数投资组合的建立也不是以别人的恐惧为基准的。我想更多发生在投资者身上的是:在别人刚刚开始恐惧的时候,你就开始贪婪了。随着所有人的恐惧越来越深,股价越来越低,你冒失的贪婪最终也将转化为自身的恐惧。谁都无法预料,恐惧何时能够结束!
所以说,低市盈率的选股标准是个硬性僵化的标准。按照目前A股运行的状况,运用此标准,投资标的将只剩下金融、地产、铁路、电力、钢铁等传统型的老蓝筹行业。这些都是睡大觉就可以发现的所谓价值低估的烟屁股。选择这样的股票,就选择了价值陷阱。这两年来已经有太多的人掉了进去,而且有些人很偏执,掉进去了也不会醒悟。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考方式呢?巴菲特说:他反应比较慢,好多年才领悟,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一家好公司要比用便宜的价格买下一家平庸的公司来的好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