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的麦地》赏析

(2011-12-20 19:56:03)
标签:

海子

五月的麦地

文化

分类: 海子

五月的麦地

海子

 

全世界的兄弟们

要在麦地里拥抱

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

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

回顾往昔

背诵各自的诗歌

要在麦地里拥抱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 梦想众兄弟

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

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

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

                                            1987.5

 

 

    要解读这首诗,首先要解读诗题中的两个密码:“五月”和“麦地”(或者说“麦子”)。而麦子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这不仅是解答这一首诗的钥匙,甚至是解答海子所有诗歌以及海子本人的一把钥匙。

    “麦子”的意象在海子的诗歌中频频出现,究竟象征着什么呢?先来了解一下麦子本身的特性---沉默、无私、温暖的爱,麦子是粮食,是人类相互表达关爱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方式,如果你遇到一个饥饿的人,你给予他最好的帮助和关爱就是给他粮食。麦子(粮食)是维系生命不可缺之物,是人类得以繁衍,生生不息的源泉,就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麦子,是充满着深沉的爱的麦子,是温暖的麦子,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麦子。生命有了粮食,肉体就不会再受到饥饿的胁迫,灵魂从而能得以自由释放。人们可以用麦子表达温暖和关爱,有了粮食,温暖和关爱,就有了幸福。

    所以,我试着给麦子这个意象做一理解---丰足,温暖,关爱,沉默,厚重,原始,质朴,根植大地,生命中不可或缺之物,更进一步延伸为精神灵魂中不可或缺之物。简单的说,如果你经历过昔日农耕时代的饥荒岁月,你就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什么是麦子?麦子意味着什么?

    五月,是麦子收获的季节。海子的故乡只种植冬小麦,冬天播种,春末夏初收获,也就是海子说的五月。五月的麦地,是麦子成熟的麦地,是即将收获的麦地,是丰收的喜悦,是衣食无忧的幸福,人人可以温饱,没有争夺,和睦相处,是温暖四溢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海子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全世界的兄弟们 
要在麦地里拥抱 
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 
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 
回顾往昔 
背诵各自的诗歌 
要在麦地里拥抱  
   

    这几句诗几乎是用圣经中耶稣传道时的口气来写的(海子是读过圣经的),我想这不只是表达上的巧合,而恰恰说明了海子认为这个愿望的神圣,几乎散发着宗教般的光芒。“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这句宗教的意味最强——普天之下,皆为兄弟姐妹,都是神的子女。拥抱,表示相亲相爱,彼此温暖。放弃掠夺和杀戮,大家在麦地里拥抱——我们不但要拥抱,互拍对方的肩膀,还要享有丰收的喜悦,不但要关爱,还有温饱。我们是在丰收的喜庆气氛中,相互拥抱。我们告别贫穷和饥寒交迫,告别战争和掠夺,共同享有这个丰足的自由和友爱的地球。“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我们彼此尊重和欣赏对方的历史和文化,并在各自的朗诵声里,感受到友爱和快乐。
    这是海子在描述自己的愿望,全世界人民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好画面。这愿望是神圣的,所以他以一个传道者的口吻宣讲出来:“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 梦想众兄弟 
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 
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 
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里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 
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 


    如果上一段讲愿望的话,这一段就是讲现实。现实是,众兄弟没有在麦地里拥抱,他们根本就不在麦地里,这里的麦地可以理解为理想的丰足和友爱之地,是精神上的一篇疆土。只有诗人一人孤独的坐在那里,坐在诗人自己构想的那一片理想的麦地里,梦想着众兄弟在一起的欢乐温暖的场景——这里承接了上一段,同时又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失望、悲哀、无奈和孤独。“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卵石是坚硬圆滑不可开窍之物,是冷漠麻木不可与之对话之物,诗人的面前呈现的一堆堆坚硬的卵石,而不是热情走来的众兄弟,这就进一步扩大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这里的黄昏虽然有可能实指真正的黄昏,但更多是象征诗人的精神状态,诗人抬头看见弧形的天空,黄昏时的晚云浮于天际,虚空,彷徨,无所凭依。诗人觉得此刻大地上的村庄都是哀伤的,因为兄弟们不能拥抱在一起,因为这个美好而神圣的愿望不能实现。“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里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诗人还是沉湎于自己的想象,在幻想的世界里,为众兄弟朗诵中国的诗歌,因为诗人是中国的诗人,如果按照诗人的意愿的话,众兄弟也会朗诵他们各自民族的诗歌。可是没有,只有诗人自己,一厢情愿的坐在麦地里,独自朗诵着自己民族的诗歌。这是一幅多么哀伤和凄凉的场景啊。“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最后一句将悲剧的气氛推到极点,诗人如此执着的朗诵着,渴望着众兄弟在麦地里相互拥抱那个时刻的到来,直到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就像被风化的石头雕像那样,坚定而悲伤的坐在麦地里,任凭岁月流逝,永不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