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
(2014-10-25 22:32:53)
标签:
幼儿游戏活动户外幼儿园 |
户外游戏指的是在建筑物的室外范围内(包括走廊)进行的游戏活动,户外游戏拥有广阔、新鲜、刺激的游戏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内容。不仅可以使幼儿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使幼儿四肢的肌肉得到适宜的锻炼,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活度。并且在户外,幼儿可以接触到阳光、空气、水、风等,有利于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幼儿园教育规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 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 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增强体质,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思考:目前户外游戏活动存在哪些问题?)
二、目前户外游戏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认为:
学习运动——指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能促进其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素质, 学会运动的基本技能, 发展运动能力。运动促进心肺系统、运动系统的发育与技能的完善,促进基本动作和体能的发展。
通过运动学习强调的是通过户外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1.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2.刺激大脑,想办法探索。3.提高幼儿的合作和交往能力。4.培养幼儿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5.丰
子领域:
身心状况:
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动作发展:
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指对天气变化的适应;日常乘坐交通工具的适应性;对新环境的适应性。
动作发展:平衡、动作协调、灵敏、力量、耐力——最基本的身体素质
《指南》从幼儿身体素质的角度确立幼儿在大肌肉动作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增强幼儿体质的高度重视。
户外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室内环境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是幼儿园教育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带着童心童趣创设有结构的安全有趣的户外游戏场地
儿童化、教育化、游戏化是幼儿园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所以,户外游戏环境规划一定要根据3~6岁幼儿的特点和需要设计,既让环境充满童趣,有童话般的感觉,又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各种游戏活动如钻、爬、跑、跳等的需要,充分挖掘现有空间条件,让幼儿充分享受户外游戏的乐趣。
户外游戏场地设计要充分考虑全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比如小班幼儿,肢体动作发育尚不完善,容易摔跤,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个专门的半开放的软游戏区,铺设软垫、塑胶地面或人造草坪,幼儿既可以跑跑跳跳,也可以爬爬、坐坐,适当投放一些小型玩具如皮球、沙包、小汽车等。如此一来,教师也可以放心让幼儿去户外游戏。
地面的设计应该软硬都有。除了前面谈到的为小班幼儿设计的软游戏区外,滑梯、秋千等处的地面也应该软化处理,避免幼儿落地时受到伤害;树林、山坡、草坪等应该尽可能保留其土质地面,便于动植物的生长,可以在连接处的路面进行硬化处理;另外,幼儿园还应该专门为幼儿设计车道等硬化地面,还要有沙池、水池等游戏场地。
户外游戏场地以开放性空间设计为主,也可以设计部分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以利于幼儿的自由活动或交往活动,如游戏小屋、小迷宫、小城堡等。
户外游戏环境规划一定要根据季节交替,考虑户外游戏需要,如果有条件,新建幼儿园可以设计绿色长廊,栽种紫藤、葡萄等藤蔓类植物,并架设秋千一类玩具;在沙池、水池、大型玩具旁栽种高大、枝叶茂密的乔木;提供山洞、小城堡、游戏小屋一类充满神秘感的设施。
户外活动面积不足的幼儿园,可以通过轮流、交替(错时分区)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开辟楼顶活动空间、立体地利用户外空间等方法使其得到改善。绿化场地要避开下水道等管道,戏水池、游泳池、喷泉、鱼池要方便接入水龙头。
室内游戏场地与户外游戏场地可以用长廊相连接,户外每一个游戏区域之间有多个通道;避免游戏区域相互之间的干扰或者存留安全隐患,如车道应该是一个半封闭的区域,不能与秋千、滑梯等玩具区混在一起。
主要是指攀登架、滑梯(大型组合玩具)和秋千、跷跷板、转椅(中型玩具)等,这是户外游戏场的主要设备,能够为幼儿练习各种基本动作提供机会,促进大肌肉动作的发展。(5—10件)器械选择应有利于发展各动作(钻爬、攀登、旋转、支撑、悬吊等等)
在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有全园一起做操的习惯,还有上体育课的传统,所以,幼儿园还需要有一块较宽敞的、平坦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上可以开展集体游戏,可以开辟车道,可以独立出小班的软游戏区。这样的游戏场地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可以全部软化,铺设塑胶地面或人造草坪,也可以有部分自然草坪。
在集体运动场地上摆放可移动器材: 一类是能够发挥特定功能的器材:如平衡木、梯子、跳袋等等。
一类是能够做各种组合变化的非结构性材料:如球、圈、绳、棒、箱子、板条、轮胎以及风车、沙包、飞碟等(灵活使用、功能性强),所以最好在四周为每个班设计一个玩具储藏室。场地的四周最好栽种高大的乔木,保证夏季提供绿荫。
小孩子都喜欢攀爬,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所以应该尽可能为幼儿设计1—3个攀爬区。比如可以在墙面设计横向攀岩,在绿色长廊设计软索爬梯,在草坪上设计轮胎爬墙、软索爬墙等。
若幼儿园户外空间充足,可以设计一个小树林,栽种各种树木,包括果木、花木等,在小树林里吊挂秋千、摇椅等设施,保留树林的土质地面。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设计开阔大面积的草坪,不是观赏草坪,应该允许幼儿上去滚爬戏耍;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铺设带状草坪,或者在裸露土壤的地面铺设草坪,作为软化地面的手段。
幼儿园可以为每个班的幼儿开辟一块种植区和养殖区,距离自己的班级较近,并有班级标牌,由幼儿自己管理,而不是交给门卫或教师管理;没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应该利用现有场地、哪怕利用盆盆罐罐进行种植养殖活动也行,幼儿可以观察和体验播种、栽培、施肥、浇水收获等等过程。这是幼儿的探索活动,也是幼儿的游戏活动,是每个幼儿童年的乐趣所在。
沙子有趣的物理特性使它成为一种多变化的、令人着迷的操作材料。因为沙子富有变化,所以可以天天玩,年年玩。幼儿园应该根据人数的多少设计几个不同规格的沙池,边缘可以用轮胎进行软化处理,轮胎还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个走平衡的好场所。沙池四周最好有高大的树木,夏季提供树荫。
玩水区可以和玩沙区相邻。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可以设计游泳池、喷泉、鱼池等不同的玩水区;条件一般的幼儿园可以设计简单的长条形玩水池,紧邻玩沙区,既可以为沙池供水,也方便幼儿玩沙后洗手。
投掷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臂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所以,幼儿园可以在户外设计一个投掷区,如果空间不足,投掷区可以借用门廊、墙面、树林、长廊等地,不单独占用空间。
户外涂涂画画,不同于室内桌面上的绘画活动,对于小孩子更有吸引力。幼儿园可以利用户外墙面为幼儿设计一面涂鸦墙,可以用水彩笔涂画、可以是粉笔涂画、也可以是毛笔或其他大刷子等工具和材料的涂画。墙面当然必须是可以擦掉、重复使用的。
蒙特梭利“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规则隐含在环境中。让幼儿自己通过讨论来制定规则,学会自我管理。
场地、器材的检修(定期大检修,随时有专人维护)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满足幼儿好奇心,容许并鼓励幼儿适当的冒险性游戏行为;避免进行专门力量及耐力训练,可结合日常活动进行;运动前的充分热身,活动后的放松(呼吸、心率)、擦汗,活动量的循序渐进。
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成为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和幼儿一起开心的游戏,有了老师的参与,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而且还可以拉近师幼的距离。
安全第一是对学前教育工作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普遍要求。在给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活动前后为幼儿减加衣服。例如男孩子经常会结伴用拳脚相对打起来,这很容易造成其他幼儿受伤,我们必须及时制止,同时也应注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加入到同伴们的游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