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朦胧,抑或是虚幻

(2009-12-22 12:56:4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亲朋好友

朦胧,抑或是虚幻

——弗夫尤·泰斯塔水彩的低缓吟唱

 

卡伦·威尔金 

毛爱民 

 

如果试图用语言来描述弗夫尤·泰斯塔绘画的种种体验,就象是试图描绘一种香气或是一种美味,抑或是重新精密地拼凑梦境中支离破碎的色彩感觉。泰斯塔所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正是这样强烈地触及着我们的感官,给出了令人讶异的召唤,引发了无数的幻想。然而——这也正是语言难以表述之处——如此这般的感受——正如声音实在难以被形容。泰斯塔画面的华美与纯真,以及它们的不可预见、它们与生俱来的诱惑、它们的充满诗意,共同组合成低声的吟唱。画面的透视和比例在我们眼前变换,打破了画面与观众之间的客观距离,营造出一种不确定的氛围。

 

泰斯塔每一幅充满变化的水彩作品,在最初的时刻,仿佛会把观众带到某个真实的地方,一天中某个特定的时刻,或是在一个特定的季节中一种特定的气候环境中。这些美好的意境仿佛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在意大利的北部消磨着美妙的时光——但我往往会怀疑——这些画面只是接近于一种想象,拖曳着一段记忆,既熟悉又陌生,但直至最后,往往仍然只是一种不确定。我们是否知道或者曾经知道是什么样的地方赋予了画面如此的灵感,也许是凡内托的初冬景象,薄雾缓缓地升起来,而那场冬雪还在孕育;也许是意大利漫长的仲夏时分的某个黄昏,散漫的光线和朦胧的物体都即将慢慢地消失;也许我们看得太久,只是坐下来静静地思索,这些含混不清的暗示让我们有了对某个地方的瞬间记忆渐渐地清晰起来的感觉,这些画面让我们认证了模糊记忆中的一道风景,或是匆忙一瞥中的一个小小的山村,我们曾想再次回到那里凝望,但终究没能完成这样的重游。

 

这些内在的标准给泰斯塔的画面增添了更为丰满的效果:小巧、静谧、优雅,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靠近,想关注。它们就象是回归自我的一段过程——他们的效力直接导致了对于捉摸不定暗示的明确把握,再现了稍瞬即逝的幻想。也许我们会感受到面对着那些封存已久却难以靠近的种种碎片,——或者更加精确地还原表面——在我们的面前,用的是笔触、色彩和造型。

 

然而,当我们更多次地关注着这些小小的、但充满诗意的画面,我们内心对于它们的所谓的把握也就愈发的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画面本身变得愈发清晰。经过长期地研究,泰斯塔的作品只是作为“纯粹”的绘画而不是对特定现实的领悟,真实地还原了自己——运用对于画面结构和色彩的完美掌控。所以我们的关注点被切换了,放弃持续探索自己的幻想,转而吸收存在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介乎于光滑的边缘和弯曲的笔触之间,表现在轻薄流淌的颜料和粗放线条之间的种种差别。

 

继而,我们开始关注于画面的结构,同样还有色彩所引喻的功能,以及稳定的、基本的抽象画面。他们都同时强化或是取消了画面所提供的暗示。按照事物不同的比例所提供的简短的提示,区分了印记和笔触自身的不同,同时构建起与表面关系之间的节奏。

 

不可思议的是,就在我们被半透明的灰绿色块和氤氲开的暗紫红,间或是断断续续舞动着的光影之间的相互关联所吸引时,也许我们只是刚刚避开了原原本本的画面本身。我们穿越画面的边缘,一切隐约的景象又那么强烈地唤醒我们对某座意大利小山村在模糊光线中的确确实实的记忆。镇定的、理性的分析显然不合时宜,只有体验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所有的问题。抽象的画面品质从根本上保留了视觉的意义,但它们强烈的联想功能显而易见是不能被忽视的。

 

一直流传着一个印象派大师德加的故事,一次德加的朋友和他一起坐马车在乡村旅行,去探访一位拥有一台印刷机的同僚。,刚一到达,这位年迈的艺术家便用排字机创作了一幅作品。据德加的朋友回忆,呈现在面前的居然就是他们呢刚刚途经的景象,几乎与德加的平面绘画如出一辙。他看来是全盘吸收了色彩笔触的物理性的运动,但所不同的是在他的眼前仍然存留着一个影像,给那些流动的棕红和暗沉的烟绿一个清晰的定义。

 

泰斯塔在他的水彩中也作出了同样的尝试——介入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抽象传统和一个半世纪的印象主义传统,泰斯塔揭示了自己的意念,如同他巧妙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从薄薄的颜料中仿佛推断出一个真实的、可以辩识的风景,进而,又渐渐抽象为他内心深处对某一地点、某一时刻、某种心情下的主观经验。如果,我们把泰斯塔的作品放置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他的作品并非有特定的指向,无论是接见还是直接,所表达还只是绘画者自己的倾向:一连穿的符号,色彩构成的交响,反复不定的疏密关系。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探询泰斯塔的作品,最终也只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泰斯塔绘画的意味完全是私人化和未知的,他拓展了自己通常的固执来发掘自己内心的关注,这就是泰斯塔水彩所引发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存在对于我们的想象是令人愉悦的抽象和巨大的冲击——这就是泰斯塔的作品赏心悦目又不可思议的注解。

 

                                                 20049月于纽约

 

注:弗夫尤·泰斯塔,1947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凡罗那,现居住于美国纽约和意大利凡罗那,其作品被美国芝加哥艺术中心、费城美术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剑桥福格美术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害怕生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