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考古博物馆

标签:
原创摄影惠风和畅中国考古博物馆分类·行摄杂谈 |

中国考古博物馆9月15日开始对外开放,需提前3天预约,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玉珏
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
约公元前6200-公元前5200年
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
距今7000-8000年前,圆环,用线切缺口,加工技术十分成熟。在完全手工条件下,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玉佩饰,令人叹服。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赵宝沟文化
公元前5200-公元前4500年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约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
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



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迁都被称为“成周”的洛邑,也就是今河南洛阳这一重要史实,即“宅兹中国”,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


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约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
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

立鸟异型陶器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
约公元前4300-公元前2600年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约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年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约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年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
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1900年
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
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1900年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
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1900年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迁都被称为“成周”的洛邑,也就是今河南洛阳这一重要史实,即“宅兹中国”,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

绿松石龙形器
二里头文化
约公元前1750-公元前153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绿松石龙形器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龙身近尾部渐变为圆弧隆起,尾尖内蜷,若游动状。绿松石龙形器的龙首隆起于托座上,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吻部略微突出。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绿松石质蒜头状鼻端硕大醒目。两侧弧切出对称的眼眶轮廓,梭形眼,轮廓线富于动感,以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
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弥足珍贵,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可谓“超级国宝”。
绿松石龙形器(头部)
新石器时代夏家店文化
公元前3700-3450年
内蒙古大甸子遗址
商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嵌绿松石象牙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被列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其杯身用象牙的根段制成,鋬通过上下对称的小圆榫插入杯身,整件器物上刻满精细花纹,花纹中镶嵌着华丽的绿松石,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
象牙杯保存条件较高,需定期养护,不宜长期布展。



妇好铜钺

妇好铜方尊
商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妇好司“兔丂”母铜方壶
商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妇好铜钺
商
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年
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年
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
商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7年
商
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河南安阳郭家庄遗址
元
公元1271-1368年
明代北京城垣
首都博物馆藏
元
公元1271-1368年
西晋
公元265-316年
辽
公元916-1125年
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
前一篇:北京--粉黛乱子草·官庄公园
后一篇:北京--初秋·北小河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