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APS首审通过率只有百分之六十
(2012-07-17 00:59:22)
标签:
杂谈 |
班上有学生翘课,为了准备APS,看来该审查难度每年在增大,据留德中介的统计,今年首审的通过率才百分之六十左右。好多留德学生为APS付出的辛苦不亚于德福考试。原来只是对文凭真伪进行审核的手续怎么会成为百分之四十申请留德学生的拦路虎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APS的所提供的服务对我国已经通过审查的留德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签证方面,材料通过审查,拿到入学通知,就可以委托APS签证,不用去大使馆领事馆另外预约了。
据我观察,大多数重点大学的申请者头审一般都能通过。 而感到不顺利的往往是普通高校的申请者。有些拒绝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有同学只学了四百学时德语,但是面审时德语说的头头是道,面试官居然不让通过,理由逻辑得雷人:该同学德语水平和学时证书不符。更多得申请同学因为某个证书不合要求,一审没有通过,比如说一般人早就忘记放在家里某个角落的小学毕业证书,高考成绩原件。不可否认,申请者中不乏有材料造假,让德国人识后被拒绝了。
这么高的不通过率其实反映了德国人在多重压力下出现的焦虑。
压力一:我国教育界和法律界令人焦虑的信用状况。文凭造假的泛滥,让德国人防不胜防。
压力二:为了吸取中国最好的生源,对重点大学的申请者网开一面,而对其他大学的申请者提高要求。其实依我看这是德国人的一厢情愿,中国的最好的生源其实早就流向待遇优厚的美国。
压力三:由于个别州对APS审核质量抱有怀疑,如斯图加特大学已经启动了自己的对中国学生的审核机制。这迫使APS勉为其难,无端提高审核要求,比如对申请人的语言水平的鉴别。这样一来,问题就出来了,如果APS能测试德语水平,还需要Test-DaF吗。
全世界只有中国越南蒙古独有APS其实是对一国教育和司法信用的侵犯。九十年代德国人与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教德育参赞第一次谈到此事,甚至以拒收中国留学生威胁,但是这位先生就马上就意识到主权问题,没有松口同意。可惜的是他的继任者没有顶住德国人的压力,让APS进入中国大陆。
我承认,我们的门户是不干净,但是打扫工作并不需要德国人来做。如果当时教育部有所作为,自己设立一个部门与德国人合作审核赴德留学申请材料,情况绝对不会像今天这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