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量代换》教学反思

(2014-06-16 00:46:26)
标签:

育儿

《等量代换》教学反思    

等量代换是数学四大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代数思想的基础,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事例才能理解它的实质内容。

本堂课我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探索事物中隐含的数量关系,从中发现数学规律。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这节课在设计和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首先通过生活中熟悉的故事《曹冲称象》,引出“等量代换”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从故事中感知只有相等才能互换;然后从学生的心理年龄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帮助小动物解决玩跳跳板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再由帮助小朋友去水果摊买西瓜和苹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具体情境中去充分地感知等量代换,探究出应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智慧闯关”活动,从动物乐园,到文具超市,再到图形天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的情景中,充分感受由质量相等到价值相等,再到数学图形相等的代换
  二、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等量代换的思想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进行。按照课文的编排,是借助天平原理来感受一个西瓜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来相互替换的,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对这方面接触比较少,难以接受。通过组织学生借助形象学具摆一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换”的过程。

三、尊重学生个性,主动参与 

整节课我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测,提出合适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同时,鼓励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趣味盎然,学生的热情得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技术,利用媒体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帮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促使他们了解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需要继续努力改进的地方。在动手操作环节,用的时间太长,个别学生没有完成,使得后面的环节时间不够,显得很被动。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等量代换,但在表达上有欠缺,老师指导不到位,以后课堂上我会注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等量代换》教学反思《等量代换》教学反思《等量代换》教学反思《等量代换》教学反思《等量代换》教学反思《等量代换》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