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学摄影教材的小结
标签:
科技运动物体景深镜头快门速度 |
分类: 学摄生活 |
http://s4/middle/63931f73g9034568a48a3&690学摄影的终极目标,只为记录理想中20年后的旅行生活!
最近半个月来,对着电脑显示器,努力地看着我很久以前花了2元钱在淘宝买下的《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的电子版,到目前为止,虽然只看了一些比较基本的部分,但是感觉还挺好的。如果需要电子书的话,可以给我留言。非常乐意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显然对着显示器看扫描版本的“书”比较费劲,而且画面没那么清晰,但是考虑到2元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成本,忒便宜,将就着看吧。因为下班回家也没时间看,在公司整天捧着一本书看也不太好,所以对着电脑看是最隐蔽的地下活动了。
想想即将出手的D90,到时候就可以实际操作一下检验这些天来的学习情况,心理就充满了期待。为了巩固一下学过的理论知识,特总结一下最近的学习成果,因为没有老师指点,完全都是自学的理论知识,如果有说错的,还请路过的高人要多指点呀。
一、摄影应该追求:
1、鲜明的主题(人、物或情节);
2、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体;
3、画面简洁。
二、我需要一部这样的相机:
1、手动控制的镜头孔径;
2、手动控制的快门速度;
3、手动控制的影象聚焦。
有用的知识点:
1、镜头孔径也叫光圈,通常用f值来表示:
f值越小,孔径越大,镜头传送的光线也越多;
f值越大,孔径越小,镜头传送的光线也越少。
简单点理解,在没有其他变化因素的影响下,要想获得一张亮度适合的照片:
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把孔径开大到合适的一档;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把孔径缩小到适当的一档。
一般来说完整的光圈序列为: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照相机的光线加倍;
缩小一档光圈,进入照相机的光线减半。
2、镜头速度是在特定的时间内所传送的光景或光量,即镜头的传送光线的能力:
快镜头:传送光量多;
慢镜头:传送光量少。
简单点理解,在没有其他变化因素的影响下,要想获得一张亮度适合的照片:
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用速度高的快门;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用速度慢的快门。
3、焦距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象之间的距离,他决定了该镜头的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象大小。镜头焦距越大,则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象越大。
镜头距胶片越近,到达胶片的光线越强;
镜头距胶片越远,大大胶片的光线越弱。
三、镜头的种类:
1、标准镜头;
2、广角镜头;
3、远摄镜头;
4、折反射镜头;
5、变焦镜头;
6、微距镜头;
7、肖像镜头;
8、鱼眼镜头。
有用的知识点:
1、不论胶片尺寸如何,镜头的焦距越短(广角镜头),视场就会越宽;焦距越长(长镜头或远摄镜头),视场就会越窄。
2、最为精确的聚焦方法:最好考虑首先将影象调至最大处进行聚焦,也就是说,使用镜头的最长焦距段聚焦,然后再把焦距变小到拍摄时所期望的焦距上。但是要注意,改变焦距时,千万不要失去清晰的焦点。
3、近距离拍摄高大的直线结构(建筑物或者树木),使用广角镜头,为了防止线性畸变,只需要把照相机背部与所拍摄体正面平行即可,若拍摄不到整体,要么换用更广角的镜头,要么向后移动。
三、景深: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是景深。
1、控制景深的方法有:
(1)改变孔径的大小:
孔径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大;
孔径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小。
(2)改变聚焦的距离:
焦点越远,景深越大;
焦点越近,景深越小。
2、三个重要的结论:
(1)孔径越小(f值越大),则景深越大;
(2)对于任意孔径,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3)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无论镜头如何设置都是如此。
景深是一个让观赏者集中注意力到摄影者想要表现主题的重要工具,因此景深有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当希望将一个户外的被摄提同她的自然环境中隔离开时,选择性聚焦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
四、快门速度:
一种让光线在一段精确的时间里照射胶片的装置。
快门速度大致如下:
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
从一档速度移动到下一档速度(更快)时,总是将曝光时间削减一半。时间越短,光线越少。
有用的知识点:
1、快门的选择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1)运动物体的速度:
快门速度应该大体上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
(2)运动物体的方向:
一个物体横穿过我们的视野运动,即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似乎比物体以同样的速度朝向或远离我们时速度要快得多。
因此,拍摄横向运动物体时的快门应该高于纵向运动的物体。
(3)运动物体的距离:
距离运动物体越远,运动所引起的模糊程度越低,距离运动物体越近,运动所引起的模糊程度越高。
因此,近距离运动物体快门要高于远距离运动的物体。
(4)拍摄镜头的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快门速度越高;
镜头焦距越短,快门速度越低。
2、如何获得更清晰的照片?
(1)造成影象模糊的原因大概:
A、疏于精确的聚焦;
B、照相机的震动。
(2)避免照相机震动的方法:
A、以足够高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就能消除任何明显的照相机震动效果。
(但是要结合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如果是要表现运动主体的运动或者速度感,太高的快门镜头会让运动处于静止的状态。凝固运动的追随拍摄可以很好地让摄影者表达强烈的速度感。)
B、只要条件允许,就使用三脚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