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克迈拉生物
克迈拉生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857
  • 关注人气:5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型资源昆虫----黑水虻

(2014-04-07 21:35:39)
标签:

杂谈

分类: 黑水虻产业

新型资源昆虫----黑水虻

    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L.)幼虫在将粪便转化成昆虫生物量的同时,减少了粪便的污染。利用畜禽粪便饲养的黑水虻幼虫干重达到42%~43%,其中粗蛋白含量占干重的42%~44%,脂肪含量占干重的31%~35%,灰份占干重的11%~15%,钙质占干重的4.8%~5.1%,磷占干重的0.60%~0.63%。使用粪便饲养的幼虫和蛹,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是家禽、家畜和鱼类养殖的良好饲料来源。黑水虻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因其幼虫富含油脂被称为“高脂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蚯蚓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一、品种介绍

黑水虻是我国分布的扁角水虻亚科中的唯一水虻种。黑水虻起源于南美洲的热带草原,随后扩展到整个美洲大陆。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洲际贸易,黑水虻已经扩展到全世界范围内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温带地区。2012年包括美国、中国、韩国、日本、香港、新西兰、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进行黑水虻资源化利用研究和探索。中国昆虫网自2005年起参与黑水虻养殖利用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我国,北京、山东,陕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云南、四川等地都已经发现野外黑水虻的分布记录,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水虻种类之一。黑水虻、金水虻为水虻可代表性的腐蚀性种类。

二、黑水虻的形态特征

成虫:灰黑翅,口器退化,体长15~20mm,身体主要为黑色,雌虫腹部略显红色,第二腹节两端各具一白色半透明的斑点。雄虫腹部偏青铜色。

卵:径约1毫米,长椭圆形,初产时呈淡黄色到奶色,后期逐渐加深,每个卵团大约包含有500个卵

幼虫:黑水虻幼虫体型丰满,头部很小,显黄黑色。表皮结实具韧性。初孵化是为乳白色,大约1.8mm长。幼虫经过六个龄期,末龄幼虫(预蛹)身体棕黑色。平均约18mm长,6mm宽,部分个体可达27mm。

蛹:蛹壳为暗棕色,为末龄幼虫蜕皮形成的围蛹,剖开可见蛹体。

三、黑水虻的生活习性

虽然黑水虻幼虫与苍蝇生活习性相似,但是成虫不喜与人类亲近,通常栖息于绿色灌木丛中,没有进入人类居室的习惯。繁殖期的成虫多见于农村的猪栏鸡舍,以及城市的垃圾桶、垃圾场,室外厕所,疏于管理的堆肥场所等附近。

交配:黑水虻交配的时候,首先雄虫有空中从后面抱住雌虫,等到落到地上的时候,两虫则变成“一”字形交配。这是自然界非常少见的交配姿势。

繁殖:黑水虻产卵并不直接产在食物中,而是在附近寻找合适的缝隙产卵,这为养殖中黑水虻卵块的收集提供了方便。在华东地区,一年可发生3-5代,世代重叠性明显。在适宜的环境中,35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一对黑水虻可产卵近千粒,从卵到成熟幼虫,水虻个体增长近4000倍。

取食:黑水虻幼虫在自然界以餐厨垃圾、动物粪便、动植物尸体等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可以将食物高效地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黑水虻成虫口器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退化,但仍然能够进食,可饲喂蜂蜜水等。

四、黑水虻的经济价值

黑水虻能够有效地减少粪便堆积、粪便臭味,防止家蝇滋生等,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也是非常值得开发的资源昆虫和环境昆虫。同时营养丰富,幼虫和蛹是较好的饲料原料。

五、黑水虻的药理作用

1、抗凝作用

黑水虻在体外有较弱的抗凝血酶作用,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

虻虫水提取物540mg/(kg/d)和270mg/(kg/d)灌胃,连续7天,均能显著延长大鼠的出血时间,显著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大剂量组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华虻水浸液560mg(生药)/kg或粗蛋白提取液15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7天,能显著减少家兔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血小板粘附性,降低全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并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血细胞比容。

这些实验表明虻虫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的“粘、浓、凝、聚”,而发挥活血、逐瘀、破积和通经的临床效果。

2、对小肠功能的影响

水虻水煎剂对小鼠离体回肠运动有明显抑制作用。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无明显影响。按千克体重计算,以相当于人用量的200倍,连续2天给小鼠灌服虻虫水煎液,也未见稀软便、粘液或腔血便。表明虻虫不阴止肠道水分的吸收,也无明显刺激作用,不但无“致泻作用,相反使小鼠白天的排便次数明显减少。

3、抗炎作用

水虻提取物B、C和D组分80mg/kg,分别腹腔注射,均能明显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其B组分作用较强,后者静注10~20mg/kg的阿司匹林。

4、镇痛作用

水虻提取物A或B组分100mg/kg灌胃,能明显对抗苯醌(phenylquinone)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B 组分作用较强。

5、其他作用

水虻对家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内毒素所致肝出血性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虻虫醇提取物有明显溶血作用。

六、黑水虻的国际指向

2013年10月,联合国FAO推出《可食用昆虫报告》,力推在世界范围内用昆虫替代畜禽蛋白饲料的来源,黑水虻即为其中应用前景很广的一种。

2013年10月,欧盟成立了PRPtelInsect的组织,旨在推动黑水虻在饲料蛋白替代中的应用。

七、黑水虻养殖的前景与利用

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的一种昆虫,成虫与苍蝇相似但个体大一些。幼虫营腐生性取食范围非常广泛,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中重要环节。黑水虻常见在猪栏,鸡舍附近,取食新鲜的猪粪,鸡粪,幼虫在将垃圾转化成昆虫生物链的同时减少污染,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昆虫。

成虫期会飞,不吃食不飞进人间,生活期只有10天,产卵量高达1000粒之多。卵期为4天,幼虫期15天在水里不死,是最理想的水产活体饵料,一只幼虫处理垃圾2~3公斤的能力。蛹期为15天,低湿下能活动,初期还会爬行。黑水虻幼虫数量多时可以有效抑制苍蝇的繁殖。

黑水虻幼虫能够以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农副产品下脚料等作为食物转化为自身物质,如蛋白质,脂类等并能减轻垃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将收获的幼虫加工成动物蛋白饲料添加剂也可以直接喂鸡、鱼、龟、虾、黄蟮、金龙鱼、鸟、珍禽、林蛙等幼虫还可以提取抗生素,脂肪剂等,生产化妆品,外用药品特别是对风湿性湿诊脱发等症疗效显著。

黑水虻人工养殖获成功显示了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具备无公害高生产替力,高蛋白质含量易生产低成本,高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产业化的前景。

还可以建立循环型生态农庄,环保示范区,昆虫展厅推动畜禽业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走进低碳生活。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