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引“凤”建百万亩私家菜园
(2011-10-26 22:02: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三维农业 |
9月24日,沁县举办百万亩私家菜园招商新闻发布会,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引得“凤凰”来这里建设生态农庄。
低矮的栅栏圈出几块园地,园子里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萝卜、大白菜,西葫芦、豆角等蔬菜长势正好。不远处,北海生态园山峦青翠,牛羊遍地;圪芦湖景色怡人,白鹳翩翩。这不是梦想,而是沁县掀起的一场食品安全的革命。
沁县的100万亩宜耕、宜林、宜渔、宜牧的优质水土将被建设成为10万个生态农庄,摇身变身成为一块块私家菜园。土地从农民手里转流转到城市人手中,将沁县的好山好水分享给城市人群。你可以与家人来到自家的私家菜园里,在青山绿树间当一回“迷你农场主”,亲自种出、养出、加工出放心的食品,体验一把韵味十足的田园生活。
沁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总面积1315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位于东经112°、北纬36°至37°之间,是有机农业生产的黄金区域,是浊漳河的西源、千里海河的源头,是中国名米沁州黄的祖产地。沁县的水资源尤为富足,均系源头活水,无过境水、无污染,有大小支流126条、633公里,湖泊湿地62处,泉水270多处,形成河流的上升泉有76处,水资源总量2亿立方米,经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化验,多属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沁县属黄土高原丘陵区,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474.7小时,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雨量660mm,全年无霜期170多天。境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河湖纵横、千泉喷涌、百湖竞秀、土肥水美,有“千泉之县”、“北方水城”的美誉。
近年来,沁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转型跨越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全国百万亩有机农业第一县”。以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生态优势和农产品质量优势,承接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团体、个人共同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创造健康生活。沁县的生态优势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尤其是当享用了沁县出产的粮果蔬菜,没有不叫好的。在沁县无论吃住,给人的感受都像返回到传统的农业社会,因为这里确实是全国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在如今工业社会显得娇艳无比,光彩夺目。
沁县所在的浊漳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这里风调雨顺,无灾无异,人们过着安逸祥和的生活。有史记载,“羊头山黍定黄钟”,沁县的小米,在汉代就作为国家制定度量衡器和乐律的标准,北纬36.5度,被专家称为农业生产黄金纬度,加上海拔1000米左右的丘陵地貌,农作物品质大大地优于其他地区。这是沁县坚定发展有机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沁县在近两年内,有近30多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
农业社会的远去,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思念,很多人在走进沁县民俗馆时会发出这种感叹,有人怀念小时候吃过的窝窝头有滋味,有人感慨在田里收获的成就感,有人担心新一代不知农事。所以,每逢节假日总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到附近农村“体验生活”。事实上,沁县以太原郑州西安石家庄等大城市2-4小时车程的区位优势,完全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到沁县认领一亩半分土地,自己亲自动手,自己享用或分赠亲友,不失为一种乐趣。也可以让人们来度假、休闲、玩耍和休息,或者来学习、考察、摄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