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毒豆芽“不归我管”归谁管

(2011-04-21 05:39:46)
标签:

健康

分类: 食品安全

       据《法制日报》报道,沈阳市警方查获40吨“毒豆芽”这一事件,近日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根本解决“毒豆芽”的监管问题,沈阳市打假办会同公安、工商、质监、农委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但会上,工商、质监、农委等职能部门居然均称“毒豆芽”“不归我管”。

  这几个部门上演的这场“踢皮球”大战,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让“毒豆芽”像足球场上的足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各方争执不下,沈阳市打假办领导小组一名副组长不得不妥协,“请工商、质监部门尽快请示本行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具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专题研究不了了之。

  其实,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几乎都会有一场“踢皮球”表演,只不过此次表演更酣畅淋漓、出神入化。从这场“踢皮球”表演,让人看到一些所谓监管部门,原来是这般“履行职责”并为消费者“保驾护航”的――好事“人人都管”,坏事“人人不管”。难怪民间讽喻说:几顶大盖帽,管不住一个某。

 

  监管职能部门相互“踢皮球”,对违法经营者“放鸭子”式管理,不能不说是“毒豆芽”等不安全食物(食品)频发的深层原因,其折射出的是食品安全监管上的困惑。

  改变这种局面其实也不难,关键是要取消“踢皮球”的“平台”:一是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或“专龙治水”,让监管者无“对手”可“踢皮球”;二是变责任模糊为责任明确,谁监管谁负责,并一责到底,失责问责。果如此,食品安全才能有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