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工养殖蚯蚓的概况

标签:
日本蚯蚓人工养殖第二次世界大战栽培渔业教育 |
分类: 昆虫王国 |
加拿大蚯蚓养殖者,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同时获得大量蚯蚓粪,掺和泥碳远销国外,作为园圃和温室栽花和蔬菜之用。
日本静冈县1977年成立蚯蚓繁殖协会, 在1978年建成1.65万平方米的蚯蚓工厂,每月可处理有机废料3000吨,全国还增设七个蚯蚓工厂,生产蚯蚓饲料添加剂,以满足人工养殖蚯蚓的需要。日本水产厅漱个内海栽培渔业中心主任、研究员前田古颜,收集世界各地的蚯蚓,经过2000次的杂交试验,选育出适于人工养殖的"大平2号"蚯蚓,改良后的蚯蚓体长从5~6厘米增至15厘米,一年产卵3~4次,能繁殖千倍(目前只有200~300倍), 寿命约3年,而自然生长的蚯蚓平均繁殖率为50--150条,寿命为8个月到1年半。日本兵库县蚯蚓工厂,养殖10亿条蚯蚓,每年可处理食品厂、纤维加工厂6 万吨污泥,1975年增设1300平方米的蚯蚓繁殖基地,放养蚯蚓40万条,1976年增至3500万条,并在扩建中。日本北海道蚯蚓养殖公司曾向我国天津出口50万条"北星2号"蚯蚓。日本造纸工业向美国订购125吨蚯蚓,利用蚯蚓处理造纸厂废渣,化废为肥,当年可收回购买蚯蚓的投资。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从事于蚯蚓改良土壤的研究。松本卢义、拓植利九等从事于蚯蚓粪粒的研究。日本的蚯蚓工厂达200多家,从事于蚯蚓养殖的人数达2000余人,全国建立蚯蚓协会。
缅甸为了推广人工养殖蚯蚓,1979年上半年在仰光举办了一个人工养殖蚯蚓的展览会。
此外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也在发展人工养殖蚯蚓事业,这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每年国际上蚯蚓交易额达10亿美元,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