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突然呕吐,全身发冷,肚子疼还低烧了。睡了一个晚上早上起来还是不见好,心里想,要是今天能不去上班该有多好,这就是当时对幸福的感受。但是自己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完成,所以坚持去上班,早饭中饭都没吃。下午回家休息,还是肚子疼,看来只能吃抗生素了。好男儿Vincent放学回来,第一句问的就是,爸爸你好了吗?还过来搭一下我的额头,抱了抱我。呵呵,这时候就是幸福。
现在很多人感到幸福离自己越来越遥远。繁重的工作,还不完的房贷,生活的各种压力让人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来。西方人有一个对“幸福”很好的感受,就是生活是称心如意的,无需为生活的基本要素焦虑,就是说我今天不用想着明天有没有米下锅,后天还有没有煤气等等,我的基本的生活、居住条件都是可以的。所以有时候一个人如果都在为柴米油盐发愁,你说要让他谈幸福是不是要求高了点?
英文里幸福叫Happy,这个词最早源于希腊文,是“好生活”的意思。什么叫好生活?亚里士多德说,所谓好生活就是值得过,并且过的称心如意的、有成就、有满足感的生活。那么,你这样一种好日子,天天感到很舒心,没有什么烦恼,用年轻人的话来说是你天天都感到很“High”,那你当然很幸福。所以每个人衡量一种称心如意的感受、一种满足、一种成就感是各不相同的。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能感受到幸福?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的很痛苦。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当了科长想当局长……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其实生活中常常是这样:我们轻轻伸手就能获得的幸福,我们却没有用心去领受,就像手边的茶,当喝的时候我们没有去喝,待到我们想要去喝的时候,又已经错过了喝茶的最佳时机。
我们会感叹生活怎么总是岔过了脚步,幸福为什么离我们总是那么远。

其实不然,幸福离我们只有一杯茶的距离。

在生活的旅途上,随时伸出你敏锐的手,去捕捉一把,你就能端上一杯热气蒸腾的香茶,温润了你的心田。

你能说你不是幸福的吗?你能说你缺少幸福吗?

有时候幸福就是喝一杯茶!
Happiness
Alison Kraus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