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碳生活和节约型社会的误解

(2010-05-11 15:20:30)
标签:

低碳

节约型社会

一次性筷子

空军一号

美国人

中国

分类: 看书明事读书明理

最近 很流行低碳生活

不知道 感觉是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

还是一种自节约习惯?
有人建议:少开车,少吃肉,少用纸张和一次性筷子,尽量节电…

低碳生活需改变电气化、自动化,机动车、电梯、大而无当的房子、高脂肪的饮食……

只要能从日常点滴做到不浪费,就可以实现低碳生活吗?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有着非常传统的,保守节约的社会

一向以节俭持家作为以前的光荣家庭的标榜

以致目前储蓄型社会的形成

有着“中国人存钱,美国人花钱  中国人制造,美国人消费”的习惯

所以刚好,目前中国正向一个消费型的国家过渡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为宗旨的生活正在被广大大众接受的时候

提出一个“低碳”消费,觉得太去吸引西方社会的眼球了

完全没有必要

 

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

在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也不尽相同

就像要求一个还没有赚足够的钱去养活企业或员工的时候

凭什么要,硬着头皮去为央视的直播下,捐款500万?政治作秀吗

一样的道理

在中国这次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法上

政府花4万亿去投资地方的道路,改建,扩建,一批批大楼拆拆建建。。。

本身就是违背了“低碳”的最大原则

 

所以 大概觉得 该花就花钱,该消费就消费 该享受高科技,该享受头等舱...呵呵

完全没必要,把本来一次的东西,用二次?

本来可以开车去旅游,非要坐大巴去嘈杂的地方?

单纯的,简单的计算人均的碳排放,往往适得其反

关键是享受型的碳排放,是不是有其效益的增加或者减少相对后续的消耗

国家不是本来就希望进入一个消费型的大国吗

 

当然,
也可以看发达国家德国、日本低碳生活,都不是这样开始

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同时,循环经济“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所以,低碳关键还是单位碳排放的效益

而非只要节约就利用

 

否则,就没有各国总统出行非“空军一号”而是经济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