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心寡欲
清心寡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6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2019-11-20 20:01:27)
标签: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研究主题: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提升的研究  

活动时间:201943  

活动地点:永宁山子宜学校一楼办公室  

主持人:张昌文  

参加人:语文组教师  

 动    记 

一、张昌文做开题报告  

1.选题背景

2.理论依据  

3.研究的实用价值

4.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5.研究方法

6.课题实施步骤

7.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案例、论文

二、教师建议

1.细化研究点  

2.以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为突破口,注重实际研究范围  

3.调查问卷的设计要侧重教学实践  

三、 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各位教师的宝贵建议更有助于课题研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活动时间:2019年58  

活动地点:永宁山子宜学校一楼办公室  

主持人:张昌文  

参加人:语文组教师  

 动 情 况 记 

语文组教师针对课题研究情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提出如下建议

1.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找到具体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学生在课堂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成功感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2.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到课堂阅读质量不高,学生极积性不足,教师指导不到位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要会运用教育理论在课堂上进行探索、研究,寻找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活动时间:2019年58  

活动地点:六年级(1)班  

负责人:张昌文  

参加人:六年级(1)班学生 

 

 动    记 

张昌文随机抽取永宁镇中心小学六年级120名学生进行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的情感趋向、学习方法等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撰写调查报告。从中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较为生硬与突如其来的“引课”环节,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亦不能启迪学生的心智与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及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课改的最终目的,但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表面如火如荼,实则劳而无功”“看似热火朝天,实则金玉其外”,具体表现为:在课改过程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为了“课改”而“课改”、因对新课程理解得不透彻而走过场的现象,他们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非凡——听说读写样样俱全,讨论交流面面俱到,但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追随课改的潮流,属“担雪塞井,炊沙作饭”。

3.“拿来主义”“随波逐流”的做法,束缚和制约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及成长空间,即一味地、盲目地、循规蹈矩地参考与借鉴专家、名师、名校的课堂教学做法或追求高效课堂模式,其实无异于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4.在课堂评价上,教师往往评价性语言欠缺,重过程轻细节,重讲解轻激励,即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成果给予评价。

5.课堂提问缺乏艺术,不能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存在冷落部分学生的表现,未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致使一些学生在得不到老师的“关照”后产生了消极情绪,甚至变得我行我素、肆意妄为。

6.不关注教学细节, 存在课件链接不正确、设计的问题或学习任务缺乏广度和深度、环节衔接欠科学、课堂语言不精练、教姿不规范、照本宣科、异口同声和千人一面的局面。

7.因担心用时较长、不信任学生或缺乏耐心,留给学生思考、探究、活动的时间较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导致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体现。

8.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所以部分教师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那些完全可以马上回答出来的问题,纯属故弄玄虚和浪费时间。

 

 

 

 

 

 

 

 

 

 

活动时间:2019年619  

活动地点:永宁镇中心小学一楼办公室 

负责人:张昌文  

参加人:语文组教师

          

张昌文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做出汇报,并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在教学中起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主题、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等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与教学设计时,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以生动有趣的、学生喜欢的多种形式,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动机,让学生从上课前自由活动状态转向集中注意、聚精会神、兴味盎然地学习活动。真正发挥“导语”的桥梁、路标作用,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起到先声夺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2.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以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多给予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更加自信更有兴趣更有激情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扎实的学识与十足的自信是教师上好每节课的重要因素,教师于教学中要消除一切不利因素(如“突发事件”“学生的错误与不配合”等)的干扰,避免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出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现象。

4.教师的授课语言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和习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语言的组织与表达上要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准确无误和条清缕析,克服口误、口头禅、逻辑混乱等问题。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备课、深知内容、熟悉学生,可为课堂教学行云流水的展开提供有力保障,所以教师应于课前深入研究教材、深入研究学生、深入研究教法与学法,以便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操纵自如和信手拈来。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不厌其烦的点拨,往往对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起着推波助澜、点石成金的作用,教学中师应以简明扼要、旁敲侧击的语言和方法引导、点拨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越俎代庖式的将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或是为了单纯地寻求答案,甚至是打破课堂僵局去偷换概念。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关键在于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愿望,而不是教师的强制性要求或教学语言上的“严词逼供”,所以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8.成功的板书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必须钻研教材、优化板书设计,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教师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发挥自己的特长,研究自己的方法要善于涵养自我内心之德,磨砺教育教学之能,从而在成长中不断历练自己、成就自己。

 

 

 

 

 

 

 

 

 

 

 

 

 

 

 

 

 

 

 

 

 

 

活动时间:2019年73  

活动地点:永宁镇中心小学一楼办公室 

负责人:张昌文  

参加人:语文组教师 

        记 

张昌文根据教学实践,分享了文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其谈到

1.强化教学常规时,一要坚持听课和分析课,二要掌握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三要教会学生学习,四要指导学生科学减压。

2.在课程构建的观念改变上,教科书不是课程的全部,学生不是空无的接收容器。

3.教育最大的欣慰是源远流长的幸福,教师要育人育心、育人育爱,要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要让学生立足小课堂,走进大自然,面向全社会。

4.教师要热爱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一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二是要冷静地思考、分析问题,洞悉社会现实的纷繁、复杂及残酷,要用发展着的、变化着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或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换位思考;三是要加强学习,用知识来帮助自己明辨是非黑白、善恶对错,进而平心静气地看待物欲横流的世界,克服浮躁心理,也就是要养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做事情的第一习惯。

5.有温度的教育需要高品质的教师,作为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职业,但教师的职业绝不是平庸人的职业,因此,我们要把教育当成是事业而不是职业,因为当成事业是喜爱,当成职业则是需求。

6.教研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常态的科研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坚持做了什么,教育要在常态的科研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7.评价公开课时,应关注细节。一看是否打破课堂教学中授课者的课前试讲、预先安排与听课者的干扰等潜规则;二看是否存在条件式的肯定性评价;三看是否改变了“一言堂”现象,因为一节好课应该是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走向成功,而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向成功,实际中,在不少公开课上,学生配合老师,想老师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师生合作共同创造“虚假的繁荣”,学生丧失了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是空中楼阁;四看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突出了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互动中是否学会了尊重且懂得尊重。          

 

 

 

 

 

 

 

 

 

 

 

 

 

活动时间:2019年94  

活动地点:永宁镇中心小学一楼办公室 

负责人:张昌文  

参加人:语文组教师 

           

张昌文根据教学实践,分享了论文《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认真领会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与要求,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课堂、校园、家庭、社会都成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场所,将口语交际真正融入语文教育教学整体之中和我们的生活实践之中,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表达技巧、快乐的交际情境、丰富的交际内容,让他们把说话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做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有话会说,最终变得能说会道。

 

 

 

 

 

 

 

活动时间:2019年1016  

活动地点:永宁镇中心小学一楼办公室 

负责人:张昌文  

参加人:语文组教师 

 动    记 

课题负责人张昌文就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教学、教研两不误,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出建议:

教、研本为一体,第一次成长靠模仿,第二次成长靠反思。教基于研才更科学,研源于教才有活力;善教者必是善研者,善研者也必是善教者。

1.在忙碌中拥有闲暇。做事分清轻重缓急。把备课这项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力争第一时间完成,解除后顾之忧。备课前,搜集、参考相关文献或资料,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教学经验进行沉淀,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2.上课的时候,注意记录课堂教学过程,课后整理,有时候还要调查学生感受,以便于教学反思。久而久之,素材多了,也就有了所谓的“科研成果”。

3.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走二次成长,乃至三次、四次成长的道路。

4.工作要有计划、有序地穿插进行,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忌拖泥带水、半途而废、忽冷忽热。

5.见缝插针读书。书读得越多,备课越轻松,跟学生交流也越容易。所以,读书看似使人忙碌,其实是使人变闲暇。

6.把和学生们一起成长这一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重要的时间去做。教师要沉下心来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专心于自己的课程,专心于自己的学问,切实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

7.每天都应该安排阅读的时间。对教师而言,阅读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每个教师每天都应该有阅读的时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或者根据自己生活的节奏固定安排。重要的事情要安排在固定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做到雷打不动。

 

 

 

 

 

 

 

 

 

 

 

 

 

 

 

 

 

 

活动时间:2019年1113  

活动地点:永宁镇中心小学一楼办公室 

负责人:张昌文  

参加人:语文组教师 

 动    记 

课题负责人张昌文就课题研究情况作出汇报,并谈了自己的研究心得:“缘学而教,教为促学”以研兴教”“教研相长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及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应有高尚的人格、不懈的追求、广博的知识,先进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创新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