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途未卜

(2010-02-10 15:40:25)
标签:

杂谈

上午天气预报说,四川盆地终于要降温了,我也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前几天成都暖和得不行,上周末去锦里,发现里面的海棠和梅花都开了,路边的各种树木也露出了新芽,而武汉还下着阴冷的雨。每年似乎都是如此,在武汉最冷之前回到春天般的成都,再回武汉的时候春天也就到了。

 

寒假还选择实习,很多人觉得有些惊讶。是的,大学眼看着就要结束了,自己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小小的梦想,我要一砖一瓦地构建自己的城堡。其实在成都实习还是蛮滋润的,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想把自己在武大学的双学位知识运用到实践,还想以后往经济或者财经记者方面发展,因此选择了经济部门。《成都商报》的管理很严格,年前先被扔到了《每日经济新闻》的网站做编辑,先熟悉一下,昨天晚上和介绍我过来的郭老师说了,年后有望能跟着他荷枪实弹地做一些稿子。编辑的工作很清闲,实际上我连往网站上发布新闻的权限都没有,基本上就是天天盯着各大财经网站或门户财经频道,根据网站的需要寻找新闻,美其名曰“新闻监控”,再把链接发给老师,他审核一遍挂在网上。上班时间是朝八晚四,因此我每天基本就在找同学吃香喝辣之余在报社上8个小时网,再在找新闻之余写写评论,可惜这么久只发了一篇,还是读者来信,离我的目标还远着。

 

偶尔也会关注一下各财经类部委的网站,一是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动态,二是为记者找一些新闻素材。这么久以来就昨天写了一篇关于海南房价的稿子,主要是根据海南物价局网站上的一些材料,再电话采访了物价局价格监控科的一个科长,当天就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了,自然有点小高兴。看来我只有在新闻采写中才能找到满足感,这就更加坚信了年后跟郭老师好好跑新闻的想法。商报的管理实在太僵化了,要是人资那边再不同意的话大不了我拿着简历去斜对面的华西,我就不行我一个寒假跑不出几篇深度稿。

 

其实我接触到的老师都还是很好的,新媒体部这边除了刘主任就是一群刚毕业或者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带我的老师川大财经毕业,做事很认真,工作上惜字如金,让我一度以为他有点“闷烧”,平时倒是还满健谈的。因为他是西安人,中午基本上都带我去吃面,我觉得我把这一年要吃的面都吃完了。隔壁两个办公桌都是武汉人,一个是西财尚未毕业的研究生,对我甚是照顾;另一位姐姐经常在4点之后关心地问我怎么还不下班,值到今天我才知道她就是郭老师女朋友。

 

郭老师名“新志”,我经常记成“志新”,刚才还是翻出他名片才确认的。下午无意中看到了他的博客,发现他真是一个有新闻激情的人。快放假了,办公室老师基本都走了,左边武汉的西财研究生也提前跑路了,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正在写博客的时候他闪了上来,是来找他亲爱的春春的,发现人不在,打电话说要给她一笔钱。挂了电话后有些神经质地跟我说今天他有篇报道获奖了,得了两万块钱。真是可喜可贺!

 

成都实在太安逸了,本来打算在30随虽之前不回来工作的,“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道理我早就懂,这也是我之前选大学的时候坚持要出川的重要原因。可以每次一回成都,我就又动了留在成都工作的想法,毕竟生活节奏慢,舒适滋润,离家又近,很多朋友也在这边。这边媒体待遇也不错,郭老师说商报财经记者的平均年薪有12W。唯一不喜欢的一点的就是成都的天气,不出太阳的时候简直暗无天日,不过成都的气候倒是很养人。留成都的话估计距离我工作几年去国外或台湾读经济硕士的想法又要渺茫一些来了。看来留不留成都这个问题,将伴随我的2010了!

 

郭老师的博客里面有很多自己奋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个有理想有激情的新闻人是多么地不容易。昨天晚上又看到了一个很优秀的直系学长以第三人称写自己的求职经历,今天中午在报社办公室才把剩下的最后一段看完。下午早些时候投了一份暑假在北京《经济观察报》实习的简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归宿了,而我还要继续为自己未卜的前途努力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