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白露

分类: 暮年拾忆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忆念故乡,总觉着白露,是大地的情结,给秋天以思语。
从白露开始,清晨草尖上,多了白色露珠,那么圆,晶莹透彻。
一颗颗白露,像一颗裕园的心,更像一襟难消的情。
秋雨,开始多了起来。凉丝丝,细绵绵,慢悠悠。
村边池塘,荷尚未褪尽,还有零星骨朵,荷虽未残,蝉鸣不再欢实。
故乡,一切都如这丝雨般,悄然无息,嘶嘶而有哑气。
书中说黛玉,有一嗜好,偏爱白露——留得残荷听雨声。
年轻时看红楼,就像黛玉一样,爱这秋天残荷听雨。
似乎,年轻的生命,需要一种残烈来激荡,那么有弹性。
如今,头发早已斑白,牙齿也松动,听力下降,向耄耋。
三餐四季,二十四节气,轮回不停,欲感时光飞速。
白露,大雁最感知,遵循着自己的道,踏上南巡的路程。
秋的天空格外晴朗,流云无声,浮雾尽收,万里燕秋天水阔。
故乡一时仿佛,这宽阔的天空,疏通旷然,都飘渺在白露里。
村里的人们,青青的核桃,正是下树的季节,白露前后打核桃。
青核落地,核桃树仿佛一下空了起来,繁茂的老树枝,瞬间光秃。
树下的人们,剥皮的,砸壳的,圆溜溜的核桃蹦出来。
一眼望去通红的石榴,笑开了嘴,低挂在墙头上,就像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
挂满鸭梨的大树,守候着乡村路口,远望着,通向外面的那条弯弯曲曲小路。
田野的玉米,一个赛一个的金黄,比着劲的,看谁又大又长。
棉花地里的棉桃,随风摇摆,咧开了嘴,显露出雪白的棉絮。
白露为霜,色彩斑斓,大地换容颜,呈现五颜六色。
黄昏秋月,伴着清风,夜渐天凉,故乡老人增添了衣裳。
村边升起一轮明月,家里点着了灯,忙乎一天的人们,白露美食,端上了桌子。
月亮爬上房顶,光亮透窗而过,一阵凉风,丝丝缕缕飘进来。
屋子里格外清晰,大衣柜,电脑桌,那么安静,故乡笼罩在夜光里。
忆念故乡,总觉着白露,是大地的清洁。给秋天以思语。
一闪念,处暑远了。
一眨眼,白露来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前一篇: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