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年三十

(2024-01-28 10:59:33)
分类: 暮年拾忆

【故乡年三十】

七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往事历历在目,腊月唤醒童年记忆,最忆《故乡年三十》。

北风吹雪花飘,村子一片静悄悄。但是,家家户户却忙忙碌碌,忙过年,忙大年三十,忙乎着除夕年夜饭,屋里屋外都在干活,大人孩子七手八脚,谁都没有闲着。

七碟八碗,装满了好吃的过年饭,都是硬菜,蒸扣肉、烧排骨、炖牛肉、煮羊肉、炸鱼段、酱鸡块、溜肚片、炒腰花,猪肉粉条丸子豆腐一大锅,平日里少见的熏鹅烤鸭,也上了八仙桌。最看好的是那一大盘,清蒸大鲤鱼,摆在桌子中央,寓意丰衣足食连年有余。

各式各样的面食,花卷、豆包、馒头、枣糕,馒头有方有圆,还有大寿桃,枣糕有大有小,花样百鲜,最馋人的是黄米面粘糕,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小黄米叫糜子,大黄米叫黍子,产量很低种的也少,逢年过节就是稀罕物。

新糊的雪白窗户纸,反照着满屋子亮堂堂,五颜六色的窗花鲜艳夺目,墙上新贴的年画栩栩生辉,中堂画“富贵松鹤”端庄气派,杨柳青年画“金玉满堂”精彩,四扇屏“牡丹亭”展现戏曲艺术,古代画“春社”“踏青”“荡秋千”,还有民间画“呼延庆打擂”“狸猫换太子”满屋人间烟火。

大红灯笼高高挂,大门两侧两盏通红的灯笼格外醒目。“门神爷”手持大刀矛戟,守护着全家过年平平顺顺。“财神爷”“天地爷”“灶王爷”画像,分别粘贴在堂屋前、屋檐下、灶台旁,过年显得神秘色彩。

红彤彤的春联“桃符门上千家换 爆竹声中一岁除”“年年如意春 岁岁平安节”,“梅花开五福 竹叶报三多”,“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花好月圆人寿 时和岁乐年丰”春联,院里院外装扮的红红火火。

干干净净的大街小巷,挂起了一排排蓝绿红黄的吊挂,满村子过年的气氛,到处呈现喜气洋洋的景象。就连迎门墙上,也是条联红符:“出门见喜”“抬头见喜”,马车上也贴着“行车平安”,猪圈“肥猪满圈”,鸡窝“金鸡满架”水井旁“人间甘泉”。大红“福”字,随处可见,人人祈盼洪福满堂。

说是年夜饭,其实中午就开席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年到头就盼望这一天,傍晚时辰,大人们还舍不得离开饭桌,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满心的欢喜都在这酒席桌面。妇道人家一会也不闲着,剁肉切菜和面,准备包饺子,猪肉白菜馅,年夜饺子(习俗子夜交子)必须吃,过年最盼望,就是这碗香香的饺子。

小孩子最高兴,穿新衣戴新帽,收到长辈压岁钱。大人们最快乐,比着赛燃放烟花爆竹。大礼花通天红,小礼花钻天猴,扔摔炮砰砰响,鞭炮大包小包,100头、500头、1000头,二踢脚嘣响村子天空。年夜饭前后,村里村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满院落一层层鞭炮纸皮,犄角旮旯也是飞落的纸硝,只有过年才有这场面。

过年人们最惦念的事,祭拜祖宗仙人,要带上供品,去祖坟烧纸磕头,不忘祖先恩德,祈求护佑全家岁岁平安。供奉各路神仙,凡是最好吃的物品,一样都不能少,一盘一盘摆放在供台上,点香叩拜,祈祷上天赏赐财源。

雪花还在飞舞,最暖和的是屋子,最热乎在炕上,人们围坐在火盆旁,花生瓜子芝麻糖,还有核桃红枣大鸭梨,满脸的喜兴,笑在脸上,美在心里,听老人说笑话讲故事,“白蛇传”“牛郎织女”“秋翁遇仙记”“孟姜女哭长城”,都是行善积德的民间美好传说。

煤油灯点着了,隔年的饺子上桌了。

故乡年三十了,除夕夜守岁开始了。

七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往事历历在目,腊月唤醒童年记忆,最忆《故乡年三十》。

 

2024.1.28 腊月十八

               

                     故乡年三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