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

分类: 暮年拾忆 |
腊月初八,天还没有大亮,外屋地煤油灯微微泛黄,拉风箱的响声,咕哒咕哒响起来了。头天晚上泡好的各种杂豆杂米,有黑豆、黄豆、绿豆、芸豆、红小豆,有小黄米、江米、大黄米、花生米,还有大红枣、核桃仁,锅里又添了几瓢水,不一会,锅盖上冒起了热气,风箱的响声小了,灶膛里的火苗慢悠悠的烧着,满屋子的热气,不时飘来粥香味。
“赶快起来,今天腊八节,喝腊八粥。”大人们呼喊着,孩子们比每一天穿衣服都快,唯恐落后吃不上腊八粥。
外面房子顶上,烟囱的黑烟不见了,一大锅腊八粥,黏黏糊糊熬熟了。
奶奶先盛一碗腊八粥,供奉给灶王爷,还烧了一炷香,对着画像默默自语,听不见说了一些什么话,又回到锅台边,盛了一碗腊八粥,递给四叔。
四叔端着一碗腊八粥,去磨坊、碾道、猪圈、鸡窝,用筷子分别甩了几筷子,嘴里还不停的念叨:“好好磨面、多多碾米、肥猪满圈,金鸡满架”,都是吉祥话,寓意着来年还是好日子。
接着,四叔又走出院落大门,直奔场院果树林子,在每一颗枣树上石榴树上,也甩了一些腊八粥,“多开花多结果”一边走甩一边说。
天大亮了,堂屋八仙桌子上,摆满了蓝花大瓷碗,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一人一碗,“吃吧吃吧,过了腊八就是年”婶子说。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
谁也顾不上说什么,你一碗,他一碗,一会功夫,大锅里的腊八粥见了底,一盘子一盘子的凉菜,粉条拌白菜,腌萝卜咸菜,素什锦小菜,不见了踪影。腊八就这么着,简单又热闹。
吃罢腊八粥,人们刷坛子洗罐子,剥蒜的剥蒜,买醋的买醋,腌制腊八蒜。只有大人们忙乎,孩子不让上手,怕把蒜剥坏了。小孩子们雪地上,蹦啊跳啊玩雪仗,高兴地盼过年。
故乡的腊八,七八十年过去了,一辈子抹不掉的记忆。
如今腊八少了民风乡俗,商超销售配好的腊八粥食材,随买随做随吃,城乡人们不用抱柴禾烧火,尽管,燃气灶电饭堡高压锅电磁炉,熬粥极为方便,熬做腊八粥的也不多了,易拉罐八宝粥更方便,桂圆莲子百合枸杞,原材料丰富营养,但是怎么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
腊月初八一年一度,腊八粥一年一碗,年年岁岁粥相似。
腊月初八一年一回,腊八节一年一次,岁岁年年人不同。
2024.1.18 农历腊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