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枯木逢春z
枯木逢春z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94
  • 关注人气:2,0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眼里的沈从文故居

(2014-08-28 20:19:16)
标签:

文化

沈从文

沈从文故居

故居

凤凰古城

分类: 休闲旅游

http://s2/bmiddle/001P2XmEgy6LBw6pxcJf1&690

【游记·随笔】

我们在凤凰古城,游览沈从文故居。沈从文故居,是凤凰古城旅游景区中,人文景观的最耀眼点,故居因大文豪沈从文而闻名于世。近年来,一直受中外游客和知名人士的青睐和仰慕,每年来凤凰古城,参观沈从文故居的游客络绎不绝。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 、《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 《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栋共有房屋10间,沈先生19021228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88年沈老病逝于北京,骨灰葬于凤凰县听涛山下,同年故居大修并向游人开放,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朝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那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结结实实的融为一体,显得如此协调,那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 

 据传,当年沈从文的祖父辞官回归故里,在中营街的中段买下了这块地皮,修建了这座四合院式的楼房。从沈从文的祖父到沈从文这一代,前后经历了三代,风雨沧桑几十年,也曾显赫一时。时过境迁,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成过眼烟云。

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思慕故人,不禁令人凄然泪下。但可喜的是,这原属故主的古老楼房,建成了沈从来生平事迹的展览室。每天到沈从文故居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游人如织,无形中给人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欣慰。

     故居陈列室里,一张张清晰珍贵的图片,记录了沈从文步入尘世后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那一行行流畅深沉的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作家成长的过程。檀木方桌,藤编靠椅、古老的木质结构架子床,都是沈老当年使用过的实物。

目睹这些实物,眼前似乎出现了沈老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聆听沈老的教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文若其人,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不仅用心血给人们奉献了900余万字宝贵文化遗产,而且他的憨厚纯正,昭示自我,一生勤奋劳作,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正屋之外,暖暖的春阳洒满了四合院的天井坪坝。故居购物室里,时常有许多年轻人拥挤在购书柜台前,争先恐后地购买沈从文的精品著作。从他们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渴求知识的欲望,让人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新一代。

沈从文一本本闪耀着知识光辉和魅力的精品力作,吸引了多少年轻火热的心,他们一批批从远方而来,来了又去,把从故居获取的文化种子,撒播在每个人的心田,开花结果,打造和构架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光辉美好的文化春天。

      沈从文故居这座坚固牢实、历经沧桑风雨的百年老屋,是一座蕴含深厚永远掘取不尽的文化知识殿堂;她是沈从文用心血凝结的永不坍塌的文化丰碑;她是古城凤凰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枯木逢春摄影撰稿

                                                             2014.8.28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湖南行】·图片博文(5.2631

引子 迈步长沙畅游湘乡

第一篇 毛主席怀念馆

第二篇 毛主席铜像广场

第三篇 毛主席故居

第四篇 凤凰古城夜色

第五篇 醉美古城风光

第六篇 沈从文故居

第七篇 小城石板长街

第八篇 沱江泛舟

第九篇 武陵源

第十篇 袁家界

第十一篇 土家寨子

第十二篇 天子山

第十三篇 十里画廊

第十四篇 黄龙洞

第十五篇 猕猴王国

第十六篇 金鞭溪

第十七篇 石碑石刻

第十八篇 黄石寨

第十九篇 土司城

第二十篇 导游员团聚

尾声 非凡人生快乐之旅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3/mw690/001P2XmEgy6LJpUTPOO82&690                                           ·
http://s14/mw690/001P2XmEgy6LJpUXRxz3d&690

                                               ·

http://s6/mw690/001P2XmEgy6LJpWW0ol55&690




http://s7/mw690/001P2XmEgy6LBwxHpcid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