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埃及史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古代居民简介和历史分期

(2010-04-14 18:08:02)
标签:

文化

分类: 世界史纲

 编者:连大历史,陈诚

内容来源:

《世界史.古代卷》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文明史.第一编》马克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失落的古埃及文明》紫都主编,远方出版社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汝信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

《古代埃及史》刘文鹏主编,商务印书馆

《世界历史》纪录片,央视与社科院合拍

2010历史学基础考研辅导》杨立文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电子教案

 

揭开人类文明史的序幕,古埃及文明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星。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尼罗河、金字塔、木乃伊、神秘的象形文字……..它们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向后人彰显着古埃及文明独特的魅力。

  第一节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古代居民简介和历史分期

1)地理位置

http://s8/middle/638fcea9h9380d1766067&690
(古埃及地图)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一方面扼守着亚非两洲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优越;另一方面,它东濒红海和印度洋、西临撒哈拉沙漠、北挨地中海、南依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这一系列天然的地理屏障就构成了其文明发展的相对封闭性。而这种相对封闭性对日后古埃及的历史又产生了双重影响:第一,阻隔了周边民族的外来入侵,使古埃及的发展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文明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得以持续发展而不中断;第二,阻隔了埃及和周边文明区域进行充分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其文明的更新速度十分缓慢,特别是在新王国后期,当铁器冶炼技术在近东其他文明广泛传播之际,古埃及却迟迟不能进入铁器时代,可以说,这是造成其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

2)自然环境

http://s5/middle/638fcea9h75267b976874&690
(尼罗河风光)

http://s13/middle/638fcea9h9380d51af0ec&690
(尼罗河风光)

自远古时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就可大体以今开罗为界分为两大部分:以北的下埃及和以南的上埃及。下埃及主要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气候为地中海型;上埃及主要为河谷地带,地形狭窄,气候较为干燥。古埃及的国王自称“上下埃及之王”,这个称号反映了河谷和三角洲在地理上的差异,但至于是否真的存在过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独立的王国以及它们如何完成统一,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而言,在古埃及历史上,上埃及的政治地位高于下埃及。

全长六千多公里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纵贯埃及南北,它是埃及的母亲河。正如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流经埃及境内的尼罗河由上游的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而成。白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由于有湖泊调蓄,终年水量稳定;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山区,处于干、湿两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因此,埃及境内的尼罗河也会在每年711月定期泛滥。这种泛滥一方面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另一方面,还使两岸得以沉积大量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的淤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沃土。此外,由于淤泥的沉积由于淤泥的沉积使河岸增高,所以泛滥时河水不是冲出堤岸,而是缓缓地通过河渠蔓延出去,进而在两岸的旧河道和低凹处形成许许多多的大小池塘。在进入干旱期后,池塘中的水倒流出来,既为逐渐干旱的河谷及时补充了灌溉,又把土地中由于先前泛滥而产生的盐分冲洗掉,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总之,这一系列良好而稳定的自然条件,使古埃及农民几乎只需在每年泛滥季结束后把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静待收获季的到来。但这也使古埃及人满足于“靠天吃饭”,不思工具与技术的改良及创新,因而农业具有很大的自然性,并长期停留在较低的生产水平上。

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泛滥时沉淀下来的淤泥称为“凯麦特”,意即“黑土地”。与之相应的是“红土地”——三角洲和河谷以外的沙漠。沙漠富产各种矿产、石材,还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古埃及人一向十分乐于开发这片土地。

上埃及与下埃及、黑土地与红土地、尼罗河的涨与消......这一切促成了古埃及文明发展过程中独特的“二元对称”观念,推动了古埃及人的“均衡”、“和谐”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http://s7/middle/638fcea9h9380d8f352e6&690
(古埃及壁画)

http://s16/middle/638fcea9h9380da26e7cf&690

(古埃及石刻浮雕)

http://s9/middle/638fcea9h9380e14e5ff8&690
(金字塔)

http://s1/middle/638fcea9h9380e7496670&690

(埃及开罗博物馆)

http://s12/middle/638fcea9h9380e98aefbb&690
(埃及开罗博物馆内部)

http://s9/middle/638fcea9h9380ea938758&690
(埃及开罗博物馆内部)

(3)古代居民

古埃及文明的创造者是由北非土著和来自西亚的人种融合而成的,其语言属“哈姆—塞姆”语系。此外,西部的利比亚人和南部的努比亚人也与古埃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4)历史分期

古代埃及的历史始于公元前3100年,终于公元前332年。生活在公元前4—前3世纪的埃及祭司曼涅托把埃及历史分为31个王朝,现代学者沿用了这种分法,并根据古埃及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主要线索(如埃及的统一与分裂、新都的建立、物质文明的突破性进展等)将31个王朝分为若干历史时期。由于对这些线索的关注各有侧重,所以学界在分期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普遍较为接受的一种分期是:

前王朝时期:前4500年—前3100

早王朝时期:前3100年—前2686年(第12王朝

古王国时期:前2686年—前2181年(第36王朝)

第一中间期:前2181年—前2040年(第710王朝)

中王国时期:前2040年—前1786年(第1112王朝)

第二中间期:前1786年—前1570年(第1317王朝)

新王国时期:前1570年—前1085年(第1820王朝)

后王朝时期:前1085年—前332年(第2131王朝)

托勒密埃及时期:前332年—前30

罗马埃及时期:前30年—公元395

其中,前王朝至第一中间期为古埃及文明的源起期;中王国至第二中间期为古埃及文明的发展期;新王国为古埃及文明的鼎盛期;后王朝是古埃及文明的的衰落期,它又分为前1085年至前525年的利比亚舍易斯统治时期和前525年至前332年的波斯统治时期两个阶段。希腊罗马的统治从一般意义上讲已经不属于古埃及文明的范畴,但是为了一种历史的连贯性,我们还是在这里讲这样一个埃及历史上的外族统治时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