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2011-03-08 00:01:10)
标签:

七律

唱和

先林

学长

耳顺

钱叉

桑梓

觜上

文化

分类: 竹山顽主·枫林汉风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

《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

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年过耳顺不须嗟,秋水长天看落霞。

任我打油寻乐趣,管他数米限钱叉

望中桑梓隔千里,架上图书藏百家。

但慰襟怀籍诗酒,不时觜上向君赊

〖注释〗

耳顺:《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后遂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钱叉:[]苏轼《答秦太虚七首》之四:“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日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储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后以此为节俭或清贫之典故。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用来代指家乡或故乡。

觜上:先林学长的网名曰“觜上人”。

 

〖先林学长原玉〗

无可如何枉自嗟,蓬门樗散匮明霞。

流年吾似柳三变,拣韵君侔温八叉。

金缕梁汾然一诺,东莱张俭走千家。

蝇头汲汲原非拟,生计妻孥每在赊。

 

〖相关链接〗

http://www.hs1978.com/newsshow.asp?ID=3958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欢迎光临  谢谢指导【七律】奉和先林学长《读竹山兄“唱酬不待觅因由”和作有感,另韵酬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