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险红石峡

(2010-05-24 06:43:08)
标签:

新浪文学

草根博客

点灯的心

文化博客

平陆百合花

探险红石峡

黄河文化

分类: 美文赏读

探 险 红 石 峡

●来源:百合花 ●文章序号:20100577  ● 作者/陆 岩

 

  每当撇开繁华、远离喧嚣,神游于秀山丽水之间,便是一个旅人最惬意的时候。我不喜欢热闹拥挤的旅游名胜,不愿在旅游高峰摩肩接踵蜂涌向某一个景点,而喜欢一个人或者约三五好友去人迹罕至的峻山险峰间探险。
  这里,群山连绵,高峡平湖;这里,碧波荡漾,渔舟唱晚;倚立船头,极目远眺,你禁不住会问这里是漓江吗,或者你会不由地暗叹这里岂不是三峡吗?不,这里既有漓江之秀,又有三峡之奇,这里是黄河小浪底库区,堪称“黄河三峡”。
  2001年小浪底大坝竣工蓄水后,整个库区便形成了烟波浩淼、重峦叠嶂、相映如画的壮观景象。平陆县曹川镇老鸦石村是小浪底库区的西端源头,以东130多公里水域,山环水绕、碧波荡漾,这样的美景让你忍不住登船泛舟,伫立甲板,清风拂面,所有的烦恼都一扫而去。两岸的崇山峻岭千姿百态,有的如万马奔腾,有的则静若处子,有的又如沉思的哲人……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我则偏爱于这水平如镜的柔波。黄河安澜之后,母亲河也一改她咆哮暴躁的秉性,不再恶浪翻滚,不再吼声雷动,而是变的越发温柔而亲切了,那一串串随风荡开的涟漪仿佛她慈祥的微笑,让你不禁感慨万千。
  小浪底库区内有无数不为人知的美景,我们就发现了一处12亿年前地壳运动留下的地质景观——红石峡。峡长8公里,宽2—30米,深200—600米,谷内怪石林立,峭壁千仞,古树参天,飞瀑湍急,汇集了奇山、怪石、险谷、清溪、深潭、密林等多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是我国北方黄河三峡景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走进险峻陡峭的峡谷,两侧崖壁如刀削、如斧劈,仰起头不觉天旋地转,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蓝天。阳光仿佛从遥远的天国飘然而至,一缕缕蓝莹莹的光线透照着溪底的清流,从水面折射到崖壁上显得光怪陆离、如梦如幻。
  谷底的崖壁成自然的红、黄、绿三色,红色是亿万年沧海桑田的见证,黄色则成就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美女飞天图,而一层层绿色的青苔又为峡谷披上了一件曼妙的青纱。踩上竹筏,向潭水深处划去,烈日炎炎的盛夏而此时此地却别有洞天,清凉幽邃、安逸舒适,谷内气温恒定,常年四季如春,形成了天然的避暑胜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如此绮丽的峡谷美景,先祖们也赋予了它更加奇妙的神话传说,双龙戏珠、神猴望月比比皆是。尤其是那座遗落在群山中间的乾坤玉玺官印台,四面环山,兀自独立,登上高台,既可远眺黄河巨澜,又能聆听山林松涛,更有指点江山、驾驭人生之意味。
  黄河如一条锦绣的飘带装点着泱泱华夏,又如一位沧桑的母亲孕育着丰厚的黄河文化,而小浪底库区则是她跋涉千山万水的最后一个养精蓄锐的港湾,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面。母亲河不远万里一路奔泻而来,留给我们这些子孙后代的除了秀山丽水,还有上善若水的民族底蕴。让我们滤去一些浮躁,捋掉一些物欲,在闲遐之余扬帆远航,领略三峡风情,感受黄河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颂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