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
(2009-12-23 08:28:12)
标签:
新浪文学点灯的心百合花平陆文学评论我家是丰喜文化 |
分类: 文学评论 |
大型文学刊物《百合花》(原创)2009.12.05
心 音
——读杨克智《我家是丰喜》
● 高卫东
早就熟知杨克智的名字,经常在一些报刊读到他的文字,虽一直未能谋面,但总觉得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能坚持写出这么多让人耐读的作品,我们的心应该很近很近。真正熟识杨克智,是从采访王生辉开始的。2000年7月,王生辉被康杰中学保送清华大学,这在一个国家级山区贫困县无疑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采访中,竟欣喜得知王生辉便是杨克智的次子。时年,生辉的哥哥正在南京工大读本科。这就不能不使我对他的家教方式以及他对子女产生的影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基于此,我对他进行了深入采访。值此《我家是丰喜》出版之际,我再一次走近了杨克智。
心有追求,这是杨克智幸福的艰辛和艰辛的幸福。
1967年,未读完初三的杨克智,就从一片狼籍的学校中走出,回到了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穷山沟。当一名光荣人民教师的夙愿虽然化为泡影,但走出大山的念头却一直不曾放弃,并为之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他说,舞台上的角色是导演安排的,生活中的角色却是自己创造的。他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没有文化,怨于社会还勉强说得过去,如果甘心让下一代再窝在这穷山沟那就太可怕了。因而,他决心培养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尽到一个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这在《我家是丰喜》之教育篇中便可见一斑。教育篇对如何使子女步入成功以及家长如何对子女潜移默化作了详尽的阐述。细读之后,生辉之所以被保送清华、后来有被清华保送研究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可以说,这是《我家是丰喜》的一个亮点,也是杨克智延续梦想的一个缩影。可以说,除了自身的努力,杨克智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他用一枝笔,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以文炼思,以文表情,以文修身,以文传家,为子女写出了恒久的“傅雷家书”,为读者拓开出无边的“诗化了的净土”;他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教育创造未来,用智慧提高生命的价值
9选他力图用自己的努力昭示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一个人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的环境绝非是随己愿所能改变的,但人生的道路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他用自己的努力,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
心存挚爱,这是杨克智幸福的人生和人生的幸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重要的是看他爱不爱自己的岗位。左拉说:“凡献身于一种事业的人,就会从那里找到一个向导,一个支柱,一个仿佛能规定他胸内心跳的调整器。”作为一名在工业战线上奋斗了三十余个春秋的老兵,不以自己人微言轻,不以自己“多管闲事”,为振兴当地工业经济立了德,立了行,立了言。由于职业的缘故,我经常收到一些著作,但能有幸拜读一位普通工人的文集,还是第一次。杨克智本来无意将自己的作品汇集成册,还是一些朋友再三劝说,或深或浅总是心血的结晶,如果读者能通过一个坚持忧患和尊严的作家的作品来热爱自己的祖国、来敬畏民族的先贤、来感受真切的生活,并获得深邃的思考,那么这个作家便是幸福的。你尊重文学,读者最终会尊重你。于是便有了《我家是丰喜》。当然,我们不能象苛求作家一样来苛求杨克智的作品,他毕竟不是专业的。但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能把自己的真知灼见、妙语诤言汇集起来,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了。《我家是丰喜》的首篇便是管理篇,从观念到创新,从人才到环境,从安全到销售,从技术到企业文化,无一不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从他这些饱含睿智、笔力千钧的清新文字中,足以想见其信念之坚定、思路之清晰、观点之鲜明、感情之深沉、事业之执着。《我家是丰喜》卓尔不群的视角、简洁明快的表述、水到渠成的呼应、酣畅淋漓的鞭挞、力透纸背的哲思、苦口婆心的挚言,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本真和饱满地感受到他那种质朴、大气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文风,更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对万物、对岗位的感悟和挚爱。在他三十余年的工作生涯中,连续在同一个岗位上整整工作了二十五年,而且二十五年如一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这在一个企业是不多见的,对于常人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他深爱着自己的岗位,深爱着自己的企业。公司的兴衰,牵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公司的每一点变化,渗透着他的全部心智。正如他在诗歌篇《满江红·平陆丰喜成立三周年有感》中所写:“回首往昔,爱让我无怨无悔/公司兴,责无旁贷,重任在肩”;《杜绝事故抓根本,决定因素在于人》:“丰喜,有你我同在,明天才会更加绚丽多彩”《我家是丰喜》之心语篇更是道出了他的满腔赤怀。“我爱我家——丰喜”,这是全书的最末一句话。除了对事业的挚爱和心中无尽的责任外,没有别的任何诠释。
心怀使命,是杨克智幸福的作文和作文的幸福。白居易说:“人之惑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一个真正的作家只为内心写作。《我家是丰喜》都是作者的亲身感言,时代气息浓郁,人文精神洋溢。他在《写文章也是一种享受》中写到:“‘写文章也是一种享受’,这话听起来会有人感到陌生吧
9芽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而且这种享受的滋味远远大于我们平常所说的饱尝眼福、口福之类
9选真的……我坚信在《新平化》这块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一定会让你劳有所获——精神物质一举双收;劳有所乐——充实生活,乐在其中。”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他的视角又是宽泛的。他在揭示现实、直述胸臆的同时,将理性的笔触伸向了历史和社会的纵深处,引领着我们对未来进行思考。应当肯定的是,杨克智是一个良知在胸、勇于任事、勤于思考、善于表现的有重大社会责任感的人。许多话题,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他却于世人不经意中发现了美和丑、真和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用鲜明的文字展现出来,变成宝贵的金子。这,不仅需要缜密的思考,而且需要正义的良知和不畏的勇气。象《企业呼唤文明员工》、《从小偷说起》、《以己之见说招工》、《文凭不等于能力》等等,以小见大,深刻隽永。《工作满负荷是搞好企业管理的良策》:“至于一个企业养活几个、十几个闲人,每月多开数百元、几千元工资倒不至于致企业灭亡,然而他所造成的影响即潜在的危害足可以致企业日渐消瘦,直到‘寿终正寝’。因为它是一种腐蚀剂,会使企业面目全非;又是一种感染菌,会在不长时间内染遍每一位员工健康的躯体;还是一种特殊磁铁,会使每一位员工的心与企业偏离……”《快救救岸上的人》:“不做操的人/拟作落水者/麻木到什么程度呢/麻木到连关爱身体、珍惜生命都不要了,哪能想到企业文化呢/做操的人
/拟作岸上人 /又麻木到什么程度呢
/他麻木到竟不知道救人要紧,岂能晓得现在正呼唤以德治国、公司形象的含义呢/对于这些人看似比落水者病情是轻了点,但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这种病感染极快。”“现在的病专家是诊断清楚了——麻木病,并经ISO9001‘认证’,就是无特效药,1010单位青霉素用了都无效,哪位有“灵丹”快快献出,总经理悬赏‘白银’50千克”强烈的人文思辨色彩、浓厚的关注民生情怀,渗透每一个文字当中,幽默中见痛思,冷静中见豁达,客观中见激情,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而且又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源于一种学养,更源于一种社会责任感。非有大志向不会为之,非有大气概不会为之,非有大情怀不会为之。博大精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是杨克智的安身立命之本。纵观全书,既有赤子的深忧,更有智者的远虑。读他的文章,不难读出他殚精竭虑、为企业出谋划策的激情,不难读出他义无反顾、为社会增砖添瓦的决绝。他的良知和敬业精神,铸就了其作品实事求是、言不虚发的品质。从一定意义上说,杨克智代言了我们这个时代。
《我家是丰喜》向读者展示的是浓情和厚韵,给人启迪的是智慧和才情,让人感动的是毅力和超越。在作者笔下,山河形胜,圈点自如;人情世理,体味入微。质朴而厚,自立而重,根深而挺,自强而秀,这就是杨克智所要告诉我们的。
杨克智无疑是幸福的,不仅仅因为他所在的丰喜公司是一个充满着人文精神、生机勃发的企业,更因为他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光荣的,他付出的劳动是艰辛而神圣的,这也正是他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我想,丰喜肯定也会因为有像杨克智这样的员工而自豪,这是企业不断得以滚动和谐发展的最宝贵财富。
这些,都缘于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文字”的词汇。在这个词汇的背后,是挚爱,是追求,是活力,更是飞扬着的无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