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坚教授应对小儿咳嗽法宝准确把握风寒风热寒包火三种证型用药
(2018-05-19 20:42:56)分类: 中医理论 |
本文源自CCTV-10《健康之路》2011年7月13-14日期上集 《中医看过来:小儿感冒发烧咳嗽》。
画外音:孩子声声咳嗽,此起彼伏,咳得爸爸妈妈心疼,忧心咳嗽加重,担心转成肺炎,总也无法彻底去根的咳嗽怎么办?著名中医专家彭坚教授做客健康之路,介绍感冒咳嗽的来龙去脉,健康之路,敬请收看。
王筱磊:健康之路。
何嘉:医生天天来帮助。
王筱磊:小朋友们经常会得的病,除了感冒发烧之外,就是咳嗽。有的时候一咳起来,很长时间都不停,这让家长也非常苦恼。
何嘉:对,不光是小孩子,其实有时候成年人也是,咳的时间长了之后,那个心里面的担心真是。
王筱磊:从中医的角度是如何来认识咳嗽的,中医在治疗咳嗽上面,有一些什么样的独到之处呢?来看我们今天的故事。
画外音:乐乐感冒了,除了流鼻涕,这一声声的咳嗽,听得爸爸妈妈真着急。赶紧带着乐乐上医院吧。你看这医院人多的,都是看咳嗽的,一声声的咳嗽,听得父母揪心啊。
患者:一到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反复地感冒,感冒了就咳嗽,咳嗽就喘,有时候能咳一个多月,夜里咳得挺厉害,有痰,晚上特别厉害,尤其是半夜两三点的时候,咳得气都喘不上来,得抱着睡,咳嗽严重的时候,有时候会吐,因为孩子,眼泪都不知道掉多少。
画外音:久治不愈的咳嗽,困扰着爸爸妈妈,孩子为什么一感冒就容易咳嗽呢?老是咳嗽应该怎么办呢?
王筱磊:今天我们节目中说到的话题,其实也是广大的家长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也是小朋友经常有的毛病,感冒发烧,然后就是咳嗽,有时候发烧都好了,咳嗽还很长时间都不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没有办法可以来解除家长心头的疑惑呢?我们在今天的节目中请到了著名中医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彭坚教授。刚才那个片子里面,妈妈就是让那孩子咳得太闹心了,怎么回事?咳那么长时间都不好。
彭坚:咳嗽也是人体的一种免疫反应,是人体一种排异的自然反应,千万不要见咳止咳,要坏大事的。
王筱磊:这是您讲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昨天您讲了,不要一发烧就退热。
彭坚:不要一见到咳嗽就打抗生素。我们现在见到咳嗽就送医院打抗生素的多得不得了。
王筱磊:家长很担心了,咳起来,一个是睡不好觉,再一个把嗓子咳坏了,将来讲话的声音不好听了。
彭坚:感冒咳嗽是从风寒而来,或者风热而来的,外面而来的,还得把它赶出去,中医叫做:“宣肺解表”。
何嘉:病毒侵入的时候,先从鼻子,然后顺着呼吸道,到气管里面。所以到这个时候,气道受了刺激,就要咳嗽。实际上是一个排毒的过程,不能够压制它。
王筱磊:今天您又讲了新概念了。昨天讲感冒的时候,分风寒、风热,今天又讲了咳嗽也要分风寒、风热。
彭坚:对。天气变冷的时候,寒气很重,感受了寒气,容易得风寒咳嗽;寒体的小孩,容易患风寒咳嗽。天气陡然变热的时候,衣食不周,也容易得风热咳嗽;火体的小孩,容易得风热咳嗽。
画外音:彭坚教授提到:寒体的小孩,容易得风寒感冒,火体的孩子容易得风热感冒。在昨天的节目中,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寒体和火体。中医认为:孩子的体质,有先天的区分,基本上分为寒体和火体两种。寒体的孩子是:怕冷,脸色白,舌头淡,有薄苔,食欲不好,大便溏稀,精力不足。火体的孩子特征是:爱出汗,怕热不怕冷,脸色、嘴唇、舌头红,大便干结,经常上火,嗓子疼,精力旺盛,根据这样的区分,彭坚教授提出:孩子的体质不同,咳嗽的原因不同,表现也不一样。
王筱磊:这两种不同孩子的体质,他们的咳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彭坚:风寒咳嗽,是在天气突然变冷的时候,容易出现,小孩没有及时增添衣服,感冒着凉了,然后,怕冷,发烧,流清鼻涕,咳嗽的时候,嗓子不疼,口不干,舌头伸出来是淡的,咳嗽时痰的颜色不黄,舌头不红。风热咳嗽,是天气突然变热,没有及时更换衣服,发烧,不怕冷,咳嗽,痰有一点黄,黏稠,嗓子有点疼,嗓子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征。舌头伸出来红,舌尖有一点红,口干口苦,舌苔是黄的,火体的孩子就是这样。
何嘉:可能小便还是黄的,还有气味。
彭坚:对。火体的孩子身上发出的味道比较浓,比较臭。寒体的孩子,身上的气味是清冷的,闻不到气味,这个是区别寒体、火体很重要的一个指征。
王筱磊:我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回答。比如,夏天的时候,一些大城市里面空气又潮湿,又闷热,如果在户外待的时间久,小朋友穿着小背心到处跑,突然间进些大商场、写字楼,空调开得低,一下子激着了,感冒咳嗽了,这属于寒还是热?
彭坚:这种情况是人为地造成一种寒环境,如果是寒体的小孩,那就内外都有寒,如果是火体的小孩,往往是“寒包火”,内热外寒。其实我们讲的有三种情况:寒体,火体,寒包火或寒热错杂。特别是寒包火这一点,很难理解。我们家小孩,你说他是火体吧,大便干结,喉咙痛,但手足又是冰凉的,怕冷,又流清鼻涕,这就叫“寒包火”。
画外音:我们了解了寒体的小孩,容易得风寒咳嗽,这种咳嗽的特点是:嗓子不疼,口不干,舌苔淡,咳清痰。火体的小孩容易得风热咳嗽,这种咳嗽的特点是:嗓子疼,口干,舌苔黄,咳黄痰,还有一种情况属于特殊类型,就是寒包火,也就是火体的孩子,表现为寒体的特征。彭坚教授告诉我们,中医把咳嗽分得这么细,就是因为在治疗上和用药上有很大的差别。
王筱磊:风寒咳嗽怎么治呢?
彭坚:用参苏丸。主要由人参紫苏叶等11味药物组成。为什么这个处方中用人参呢?就是中医扶正祛邪的观点。人参扶助身体卫外的阳气,苏叶发汗解表。如果痰白清稀,吐出来呈现泡沫一样的,中医说是内有水饮,用小青龙汤,成药做成了小青龙汤颗粒,我补充说明一下,刚才提到的寒体小孩,受到冷气一激,引起咳嗽,或者加上发烧,内外有寒,这种“空调病”,打抗生素很难治好,用小青龙汤特别有效。我每年夏天要用小青龙汤治疗很多这样的小孩。寒包火则用通宣理肺丸,外面有寒,流清鼻涕,咳嗽吐痰,痰开始由清稀色白转黄,稍微有些黄了。因为寒气往里面走了,开始化热了,所以咳嗽的声音重浊清亮,咳得很响,用通宣理肺丸,既可以散外面的寒,宣肺解表散寒,又可以清里面的热,清热化痰。这就是治疗风寒感冒最重要的三个成药方,药店都有卖的。
王筱磊:咱们接下来讲风热咳嗽,怎么治呢?
彭坚:风热感冒咳嗽是在天气变热的时候,属于火体的小孩容易得,咳嗽,不怎么怕冷,稍微有一点汗,痰稍微有一点黄,舌苔有一点黄,嗓子疼,嗓子疼是最重要的特点。用银翘解毒丸治疗,这个处方原来叫银翘散,后来做成银翘解毒丸,现在有了银翘散颗粒。还有就是桑菊感冒片,原方叫桑菊饮。
何嘉:银翘散很有名,因为在1918年的时候,当时全世界出现了西班牙流感,全世界死亡的人数最少估计2500万,而在中国,据文献报道:死亡率只有1% ~2%,当时中国的官方推荐了这个药方,就是银翘散,它可以减轻身体的反应。
彭坚:假如嗓子疼得厉害。可以配板蓝根冲剂。板蓝根冲剂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用,一定是风热感冒才能够用。风寒感冒用板蓝根冲剂是错了,会起副作用。
王筱磊:风寒感冒不能用板蓝根!现在家长所担心的还不光是咳嗽,担心的是咳嗽老不好。咳嗽三五天、两周的都有。有什么方子治这种久咳不愈的?
彭坚:我有一首方子叫观音应梦散,主要的配伍就简单的三四味药。一个就是中药常用的党参,一个是生姜,一个是蜂蜜。最近我加了柠檬,新鲜的柠檬。这么简单的三味药,怎么可能治疗久咳不愈呢?久咳不愈,一个是肺气虚了,党参起到补气的作用。生姜是散寒、止咳、止呕。蜂蜜是甘润的,润肺止咳。大概的用量是党参15克,生姜15~30克,蜂蜜30克。为什么这里的剂量有波动呢?要看小孩的情况,寒气多点,生姜就多一点,大便干燥一点,蜂蜜就多一点,而且一定要一起煎煮。柠檬是干什么的呢?是酸的,是收敛肺气的。久咳不愈,要补气,散寒,润燥,收敛。四味药,每种管一个方面。
画外音:彭坚教授以他毕生的研究,给我们推荐了一个有效的方子观音应梦散,用于治疗久咳不愈,党参15克、生姜15克、蜂蜜30克。党参补肺气,生姜散寒、止咳、止呕,蜂蜜润燥止咳。在这个基础之上,彭坚教授再加了半个柠檬,柠檬起到收敛肺气的作用。每天吃两到三次,对于感冒后期的咳嗽,十分有效。刚才讲到的这些,都是感冒咳嗽已经发生之后的治疗。中医讲究治未病,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预防风邪的入侵,不让孩上子轻易感冒发烧和咳嗽呢?
王筱磊:平时我们能给小孩吃点什么食疗或者常备喝一点,让小孩体质比较好,不易风邪入侵,不会感冒咳嗽呢?
彭坚:风寒咳嗽的小孩,阳气虚,护外的功能差,可以选择一种成药,叫“玉屏风散”,共三味药:黄芪,白术,防风。黄芪是补肺的,白术是健脾的,脾是肺之母,虚则补其母,治疗根本。防风是祛风的,甘草是调和的药。长期服用,预防风寒感冒咳嗽,非常好。如果不愿意吃成药的话,经常用黄芪,放几粒红枣,几片生姜,熬汤喝也可以。
王筱磊:您刚才讲到火体的孩子呢?
彭坚:也有一个简单的方子,叫桑叶乌梅汤。桑叶清肺热止汗,黄芪补肺气,甘草配黄芪清热解毒,乌梅生津止渴。很简单,帮助火体小孩清热,止汗,治口渴,防止感冒。
画外音:火体的孩子特别爱出汗,出汗就脱衣服,一热一脱容易感冒咳嗽,根据这样的情况,彭教授给出了一个方子,桑叶乌梅汤,由四味药组成:黄芪30克,甘草10克,乌梅30克,桑叶15克,一起煎服。黄芪补肺气,可以挡风,配甘草可以清热解毒,乌梅可以生津止渴,桑叶可以起到清肺热、止汗的作用。尤其是到了夏天,这个方子既可以解口渴,又可以预防感冒,完全可以当饮料给孩子喝。
王筱磊:有没有办法可以防止小孩上火的?
彭坚:上火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大便秘结,几天一次,如果让小孩大便通畅,火就会往下降。
王筱磊:那就吃点巴豆?
彭坚:不行,巴豆、大黄这些东西,古人叫“虎狼之品”,太猛了。老泻的话,伤人的阳气。
何嘉:巴豆吃多了,反而解不出大便了。
王筱磊: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降火、通便呢?
彭坚:有。最简单的方法,比如胖大海。
王筱磊:胖大海是治嗓子疼的,跟大便有什么关系呢?
彭坚:这是中医的“上病下取”。吃少量的可以治疗喉咙痛,如果用8~10粒,就有很好的通便作用了。把胖大海用开水泡发以后,就出现绒绒的东西,用蜂蜜调和,一次性喝下去,每天大便非常通畅,火就降下来了。这东西不吸收,吃了以后,把肠道上的污垢全部裹住以后,帮你排出。
王筱磊:胖大海不是喝汤吗?
何嘉:这个方子你要那样去火,就要吃这个绒绒。中医讲火往上走,水就全消散掉了,不往下沉,所以就便秘。
彭坚:水火平衡失调,火老积在上面下不来,所以就大便干结。
何嘉:一个是要把火引下来,一个要把火稍微灭掉一点,不要那么旺。
彭坚:一个是泻火的方法,一个是滋润的方法。
王筱磊:好像吃果冻的味道呀!
彭坚:对的。罗汉果也通便降火,多泡几次也通便。就因为能够通便把火往下面引,所以嗓子就不疼了。这就是中医治法中的“上病下取”、“釜底抽薪”,并不是见到嗓子疼就去止痛。中医比较高超的治疗方法,不是见病治病,不是见咳止咳,不是见血止血,不是见痛止痛。
王筱磊:这头的事,那头去找。
何嘉:要去找原因,因势利导。
王筱磊:关于今天讲到的内容呢,还有许多是大家想要了解的,您想知道我来问。马上进入我们的快速问答的环节。请问:孩子咳嗽有痰,用什么药?
彭坚:刚开始的时候,分风寒感冒咳嗽和风热感冒咳嗽,用前面讲的那些成药。没有感冒症状了,只剩下一些痰,没有消除,可以用川贝蒸梨子就可以了,其他如蛇胆川贝液,念慈枇杷膏等都可以。
王筱磊:孩子容易上火,有没有食疗的好办法?
彭坚:有,生地蜜。生地30-50克,蜂蜜30-50克,浓煎,每天当饮料喝,有很好的滋阴降火通便的作用。
王筱磊:孩子又发烧,又咳嗽,应该吃什么药?
彭坚:有表证的话,最好用葱豉汤煎汤,送服前面那些治疗风寒咳嗽或风热咳嗽的成药。
王筱磊:孩子爱出汗都是上火的表现吗?
彭坚:不!体虚的小孩,阳气不足,不能固表,也出汗,应该用玉屏风散。如果属于有火的孩子,用桑叶乌梅煎。
王筱磊:小孩经常眼睛红,眼屎多,是火大的表现吗?
彭坚:是的,属于风热上扰,用桑菊感冒片或桑菊感冒冲剂,原方叫做桑菊饮。我要补充说明一下:这也是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的一首主方。桑菊饮与银翘散都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发明的治疗风热感冒的处方,银翘散清热解毒退烧的力量大一些,桑菊饮清宣肺热治疗咳嗽的作用大一些。银翘散的主症有嗓子疼,桑菊饮的主症有眼睛红,眼屎多。
王筱磊:孩子出现严重嗓子疼怎么办?
彭坚:一般都是急性扁桃体炎,如果不到医院去的话,可以选择黄连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但是只能暂用而不能久用,用过之后,大便通了,嗓子不疼了,就不要吃了。
王筱磊:好了,我们再次感谢彭坚教授来我们演播室做客,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新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