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2019-05-10 06:40:10)
标签:

杂谈

人间的悲欢并不相通,直到艺术家为它留下永恒的印记:

一百年前,荷兰大画家梵高在巴黎西北郊外的小镇奥维,写信给故乡的妹妹维尔敏娜,说他为嘉舍大夫画了一张像,那表情“悲哀而温柔,却又明确而敏捷——许多人像原该这样画的。也许百年之后会有人为之哀伤”。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梵高写这封信时,在人间的日子已经不到两个月了。那时候,他只卖掉一幅油画,题名《红葡萄园》,而论他的画评也只出现了一篇。在那样冷漠的岁月,他的奢望也只能寄托在百年之后了。

可是他绝未料到,一百年真的过去后,他的名气早已超过自己崇拜的德拉克洛瓦,而他的地位也已凌驾米勒而直追本国的前辈伦勃朗。他绝未料到,他的故事会拍成电影,谱成歌曲,他的书信会译成各国文字,他的作品有千百位学者来撰文著书,为之解说。他绝未料到,生前无人看得起,身后无人买得起,他的画,在拍卖场中的叫价,几乎压倒全世界的杰作,那天文数字,养得活当年他爱莫能助的整个矿区。

人常说生命是一场未知的旅行,却少有人知道这场旅行的目的,也少有人知道人们因何踏上这条旅途。就像叛逆无知的少年向父母诘问为什么不经过他同意而将他降生一样,这个社会有太多人不知因何而踏上旅途,又不知因何而在这场旅途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于是久而久之,浑噩、迷茫变成了人生的主题。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名叫《余光中讲梵高:追寻生命》,它所呈现的,恰恰是生命的一大主题:生而为人,我因何而活?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横跨中西,承载两个伟大而有趣的灵魂

中国首部以文学视角解读梵高的艺术大传

1853年,文森特·梵高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活着的时候,他孤独、贫穷、一生爱而不得,不容于世间,是他人眼中纯粹的失败者。当他死去,却一举跻身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行列。生前只卖出一幅画,得到400法郎的他,留下的画作价值已远远超过了一个小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很多人对梵高一直有着无比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人们无法否认梵高在艺术世界的崇高地位;但另一方面,他酗酒、无业啃老、精神偏执,30岁前换了5份工作,与妓女同居,37岁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样的人,人们不禁要问,他究竟在追寻什么,又因何而伟大?

对此,梵高其实早在生前便做出了回答:

当我画太阳,我就要它惊人地旋转,发出骇人的光浪。

当我画麦田,我就要展现他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若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而真实的存在,我便将不会再眷恋人间……

追求一种无限而真实的存在,这是梵高在艺术领域顿悟后的唯一使命,在这个使命之下,生命亦可抛弃。世人唾弃于他的偏执与疯狂,只因为人们无法看见这位艺术家眼中那抹明丽而壮烈的色彩……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中国当代文坛代表作家之一,中国文坛的“璀璨五彩笔”。他少年成名,20岁便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并在往后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承接着中国文坛最耀眼的光芒。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在人间,他一生都与梵高有着深深的羁绊。1990年,他远渡万里,只为在荷兰完成那场迟来了一个多世纪的灵魂之约。

在艺术领域,梵高笔下那星光月晕的交辉,照耀了他此生无法明说的情愫;那既非天文也非地理的宗教幻景,对他而言就像是一场睁眼的美梦。

他沉醉于热烈而悲壮的明黄,向往着化身葵花,于是早早地在诗中写下此生的归处:“昂不垂之头,去追寻一个高悬的号召”。

不同于其他艺术家对梵高画作的单纯的美学评判,余光中之于梵高,就像两个穿越了时空限制的挚友,有着灵魂上的共鸣与相通。

在其逝世之后,懂他的人为“人间失余”而哀恸,却也为两个寂寞的灵魂终能在天堂相遇而欣喜。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清晰的逻辑结构,无门槛阅读

全方位立体呈现画家坎坷的生命旅程

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本书一共收录了梵高一生六大时期232幅高清画作,时间跨度为1880年末至1890年,这短短十年囊括了梵高一生仓促而丰满的艺术时光。并根据梵高生前足迹与创作风格,划分出荷兰前期、荷兰后期、巴黎时期、阿罗时期、圣瑞米时期、奥维时期等六大时期来加以不同的主题配色。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荷兰前期的玫红,代表着青年梵高那段浪荡轻浮的生命状态,在这里他遇见了此生唯一对他付出真爱的女人——妓女思恩。

荷兰后期的棕黄,承载了梵高在博里纳日旷区悲怆的宗教情怀,在这里,他看见了人世的种种惨烈,在心中留下了第一道疤痕,并画下了第一幅旷世之作——《食薯者》。

巴黎时期的鲜红代表着画家悸动的精神之花开始绽放,在这里他受到浮世绘画风的影响,开始了艺术灵魂的第一次顿悟。

阿罗时期的明黄预示着其一生艺术灵魂最猛烈的绽放,而这,也是梵高精神与现实冲突最激烈的阶段,于是在这一时期,他割下耳朵,并画下了不朽名作《割耳图》。

圣瑞米时期的青绿所呈现的是画家那饱受苦难的灵魂试图回归的渴望,那时候的他,在圣瑞米精神病院的铁窗里向外眺望,看见了挚爱的阳光与麦田,于是他画下了《麦田里收割者》。

奥维时期的深蓝,意味着画家此生的最后一次顿悟,它代表了人间已无眷念,灵魂终于看到了最终的超脱之地,于是,《麦田群鸦》《奥维教堂》等宗教意味浓烈的大作也应运而生。

232幅高清画作、23封关键书信、8万字大家亲笔

世界20大艺术博物馆、3大基金会、5大艺术画廊权威背书

为了读者能够提纲挈领地快速了解梵高画作背后的艺术内涵,本书还搭配有梵高画作的相关说明性文字——背景介绍与图注。需要注明的是,所有画作信息及资料考证,均源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华盛顿国家博物馆、奥特罗,克洛勒-穆勒博物馆、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全球顶尖博物馆的馆藏资料和研究成果,极具收藏价值。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精美的装帧,文艺高端、极具经典气息

本书采用了裸背锁线精装,高端典雅,可180°展开,同时封面采用特种纸,内文采用纯质纸,完美呈现了画作效果,非常便于读者欣赏书中画作。

232幅高清画作,世界20大博物馆珍贵资料,著名文学大师余光中倾情解读,一本书看尽梵高一生

一本书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美学鉴赏,也不是简单的画作陈列,而是一部融入了中国人最细腻真挚的情感,以中国文人视角来全新解读梵高的艺术大作。让世人看见,生而为人,此生只为“所爱之事”而活,唯其如此,快乐方能永恒,除此之外,世间一切皆可辜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