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掌控消费者的想法和腰包?

(2013-07-01 22:24:40)
标签:

经济学

英国

读书

威廉王子

凯特王妃

分类: 读书笔记
读到一本不错的日本PHP研究所出版的关于经济学的书,因为大学前辈在PHP工作,在书店看到了总想买几本支持一下(笑)
周末花了半日读了三分之一,有些不错的实例,刚好和最近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相关,拿出来分享一下。

行动经济学,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一堆“经济学”堆在一起,难免就不会有种头痛想逃的感觉,太难了,混淆了,凌乱了。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学修经济学课时,为了让自己中途不犯困逃跑放弃,逼着自己节节课坐在最前排的教授正对面,才算硬着头皮熬过了考试。现在想想,算是学习方法不对,其实只要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连接在一起,仿佛就没那么难懂了。

比如说我们每天都要消费,不管你是坐车上班上学,还是吃饭逛街,外界总是有很多诱惑让你不由自主就掏出腰包。那么来想想我们这些消费者脑子里是怎么想的,怎么被诱惑心甘情愿的掏钱包,再往官方点大了点说,是怎么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吧~

先举一个行动经济学的例子:
一个家电商店卖照相机的Corner,商家在照相机价格上主要大体分为了两个档次,一边是价格很低的照相机,一边是价格很高的照相机。来购买照相机的消费者根据商家制定的价格两极化在无意识中将购买需求也明显的分成了两种。一种消费者的想法是根据自己的预算来定,忽略照相机本身的性能,只要价格便宜能照相就行。另一种消费者就会比较注重照相机本身的性能,宁愿多出点钱,也要买性能好耐用的照相机。商家给消费者的选项越少,消费者决定的也就越快,不需要在众多选项种犹豫徘徊,找到符合自己的需求选项,接下来的动作就是去收银台付款了。这种情况,照相机高低档的购买比例多半都在50%:50%左右。
那么如果这个家电商店把价格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时会怎么样?很容易出结果,想想自己一直以来的购买经历就知道了,大多数的人会选择中档,价格合理,性能OK,自己买了之后不管怎样都不会有太吃亏的感觉。“中”就代表平均,普通,一般,和别人一样,不好不坏,没有风险。社会上对半都是普通人,选“中”就等于自己给自己买了份“保险”。所以这种情况,高中低档的营销额比例一定是中档最多的。
看了这个例子,是否对行动经济学有些整体的轮廓了呢?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商家的设定可以摆布消费者的购买行动。

接下来说一个简单的统计学的例子:
最近被世界瞩目的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要生王室宝贝的新闻在各界媒体传的沸沸扬扬。我们稍微把记忆倒回到2011年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世纪婚礼的日子,全英国都在为这对新人庆祝,英国调查公司指出这次婚礼给英国创造出来的经济利润高达860亿日元(约53亿人民币)。这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诱人的统计数字,为了提高国家经济,是不是该多举行几次这种王室婚礼?其实这就是统计学很容易让人产生的误区,因为实在有些太笼统的统计,冷静下来综合想一下就会发现,结婚当天英国不是周末,为了庆祝这次世纪婚礼,英国公民工作休息了一天,计算一下英国公民平均一天给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就会发现,这一天的休假造成了英国2011年4月~6月的GDP损失了0.25%。实际上造成了英国经济总体的减少。当然,这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不会有任何一家白痴媒体会在当时把这个结果公布出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些所谓权威的学术报告,调查研究,舆论调查结果等统计出来的数据,多半都是只报喜不报忧,所以对于任何数字不能全信,避免盲目的跟从所谓的社会潮流后面跑。

最后举一个宏观经济学的例子:
“你觉得幸福吗?”前一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一个话题。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幸福度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论来说都是以GDP和GNP的数值高低来判断的。为什么?理由其实有些简单的愚蠢,比哪个国家有钱嘛,越有钱越幸福。可惜天天计算着国家GDP和GNP的人忘记了国家内的贫富两极化,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有钱人的比例在国家人口总数里实在占的太少,就算看着那两个数字在年年直线上涨,国民的大多数也不会觉得有何痛痒,无法改变自己生活品质的宏观大数字,跟废纸没什么区别,关注度为零,幸福度就更别说了。
“因为国家整体GDP和GNP增长了,我也变得很幸福!!”如果有哪国的百姓冲着媒体这么理直气壮的说的话,赶紧给他颁个好国民奖状吧,不,应该送到博物馆供起来,太难得的物种了!
在这个地球上国民幸福度最高的国家是哪里?很多人应该都知道答案,好多国家都介绍过,那就是不丹,印象中经济不富裕,生活不方便,GDP和GNP都不高的小地方。不丹的国民为什么这么幸福?当然,国民本身拥有的善良淳朴,与世无争的特性算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不丹的国家政府还是很有正事儿的,把宏观经济学里天天念叨的GDP和GNP这几个字母稍微拼拼凑凑,重新添加组合了一下,提出了GNH政治目标,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总幸福度。将GNH分成了1.心理幸福,2.健康,3.教育,4.文化,5.环境,6.社区,7.好的统治,8.生活水准,9.自己的时间的使用方法,一共9项综合指标。数字化管理,彻底执行,通过不断提高每一个综合指标的数值,整体提高不丹国民的总幸福度。
看了这个宏观经济学的例子,很是感触,宏观数字其实只是数字,并不能使人看到切身的幸福,学学不丹吧,我们也想有一天挺着胸脯说我们很幸福!要等到什么时候?那就要看你多有定力和海枯石烂的精神了。。。

微观经济学的地方还没学习完,有空再介绍吧。写着写着发现明天要开会讨论的问题多少有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保持这种感觉,关电脑睡觉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