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伤阿富汗的美丽人们

(2011-09-15 19:33:37)
标签:

阿富汗

战争

孩子

新闻

贫穷

分类: 读书笔记
悲伤阿富汗的美丽人们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有关阿富汗的新闻,想起了朋友曾经跟我提到这个国家,很多free的记者们都很热衷于这个国家的采访,他们不惜花上5年甚至10年的时间去深入这个国家,探究这个内战不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从天上掉下炸弹的小国里,国民到底过着怎样苦难,无奈,看不到前方一丝曙光的窘困生活。

我开始好奇这个国家,在网上用日文输入阿富汗这个名字,搜索结果多半都是写着武装实力镇压,地狱战线等残酷的字眼。每天关注新闻的人,应该早已厌倦了这些类似重复的信息和照片,永远感觉那里有一场永远打不完的仗,死亡人数在上升,难民在无止境的增加。最多只能表示的是怜悯和遗憾,顺便侥幸一下还好自己没有生于那个糟糕透顶的国家。

无意中我搜到了一本名为《悲伤阿富汗的美丽人们》的新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free记者多年跟踪采访阿富汗的实录。买回来后我几乎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把整本书读完了。文字朴实没有修饰,看似只是客观的记录,可字里行间中充满了作者对阿富汗现状给国民带来如地狱般生活的愤怒,震撼,却又无能为力的沮丧。书里提到了很多他在当地难民窟里遇到的难民们,多半都是原本的家乡被空袭炸的支零破碎,家人也是死的死,残的残,失去一切逃到阿富汗首都,过着被人歧视,随时都有可能被人用枪指着头射杀的毫无天日的难民生活。

采访中作者发现了一位不知从何时开始终年坐在难民窟外的路旁祈祷的婆婆,丈夫和儿子都死在了空袭中,她也是身上布满了伤疤,挂在嘴边的只有希望这场战争赶快结束和为什么那场空袭没有把她一起带走去陪伴她最爱的丈夫和儿子。岁月让她伤疤变淡,却没有减轻她心里丝毫的痛苦和对已逝家人的想念。

国家的灾难并没有只是停留在对大人的折磨,阿富汗的很多未成年的孩子们也在都不知道“战争”这两个字怎么写的时候开始经历着同样的煎熬。

一个生活在难民窟的小男孩跟随父亲和妹妹逃难到阿富汗首都后,因为父亲一直都是农民,没有知识,又找不到体力活,只能由小男孩靠着在牧场里照看牲畜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被牧场的主人苛扣工钱,任意打骂,小男孩眼里从来没有透露出一丝委屈和一滴眼泪,因为现实的残酷容不得他多想,
挣钱养家,这本不该出现在十几岁孩童世界的字眼,小小的肩膀上却要扛起一家的重担。

作者问小男孩将来的梦想是什么?他很坚定的回答说,我要做阿富汗的总统,彻底改变这个国家!说完后,男孩的眼中流露出几分悲哀和无助,早熟的他或许早就知道那梦想根本无法实现,只是他太想改变眼前的现状,试图做出最后的一丝挣扎和反抗。如果在平等的,没有战争的发达国家,听到孩子有这样的梦想,大家一定会夸奖他说宝贝,你好有理想哦,加油!然而,在耳边还雷鸣着炮火的阿富汗,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一种态度去鼓舞他,因为连大人都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打这场仗,非要让每一个国民痛苦的经历这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的痛苦。

读完这本书,我在想,阿富汗这个国家到底会怎么样?所谓的外国军进入当地的复兴计划支援,无疑是寻找武装分子塔利班的手段之一,从外国被派来的军人们,多半也都是为了攒大学学费逼不得已从军的家庭贫困的年轻人。阿富汗部队也是一样,穿着军服,扛着枪杆被逼到战场上的人,也同样是些家境贫寒的年轻人,为的只是可以为家里多赚些补贴而已。自古以来的战争其实都是这样,前方冲刺的,最先牺牲的永远都是些无辜的穷人,真正有钱有势的人早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离战争的国外,自己过着打着国家复兴的大旗却毫不为国民考虑的自私鬼。

不管挑起战争的是谁,不管谁赢谁输,只希望可以快点给阿富汗受煎熬的无辜民众们一个宁静,可以放心出门不必担心被空袭或横飞的子弹夺取生命的普通生活。在其他国家眼里,阿富汗也许太过于贫穷落后,连基本的照明,瓦斯等生活设施都没有。其实,这些并不重要,给他们一个和谐的天空,让他们过自己想要的日子,管它有没有高科技,有没有现代化,都无所谓,炮火连天打的孩子们不能上学,失去家园,才是断送这个国家未来的最残忍最卑劣的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韩国趣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