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交网络真的会找到心的交流吗?
(2011-01-25 23:13:20)
标签:
社交网络
日本
生活
facebook
mac
iphone
ipad
互联网
文化
|
分类:
日本生活
|
电影《社交网络》在日本上映后,又掀起了一波在Twitter之后socialnetwork热。很多一向不喜欢把自己的真实名字和生活点滴分享给其他人的日本人,也纷纷开始登录facebook,不知道是真的被马克?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的历程所感动,还是真的迷上了这种网上真实社交方式。当然也不能避免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看到身边的人开始玩儿,自己也不愿落后跟着追风。
当很多人都开始兴致勃勃的玩facebook,忙着向自己认识的同事,同学和拼命的通过搜索找以前的初恋情人,失散好友发邀请成为自己朋友时,身边的朋友就是坚决不要跟这个潮流。我常开玩笑说他是原始来的,脱离时代,因为他宁愿拿着照相机,坐电车跑到很远的地方就为去采访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或是听一个身心受过伤的人喋喋不休的讲上几个小时自己的辛酸经历,也不愿意通过发达的互联网去与人交流。MSN,Skype上只有我一个朋友在他的名单里,理由很简单,为了在网上和他随时方便联系强行逼他申请的,可申请后他几乎就没再用过。
为何要排斥网上这种便利的社交方式?我曾半生气的问过他,因为实在觉得一个和媒体打交道的人没必要这么排斥互联网。他告诉我,美国人用facebook,中国人用微博,目的是一种娱乐,是交友。想把自己每天的生活点滴分享给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所以大家并不排斥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本人的头像。然而在日本,依照日本人的国民性和一直以来用网络的习惯,他们很排斥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络上曝光,更不用说把自己每天的生活琐事和他人分享。外来的Twitter,facebook,日本国内的mixi,的确现在在日本算是很风靡,很多人不论是电车上还是在家里,用ipad,iphone,MacPC玩的不亦乐乎,仿佛是中了SNS的毒。可仔细深入想想会发现,它们与其说是一种社交工具,倒不如说是一种营销,联系客户,分析竞争对手的商业手段更为贴切。特别是facebook,很多人都是登录后加了一大堆人,每天只是阅览却不愿自己投稿,即使是把头像换成自己的照片也是左遮右挡生怕被人看到整张脸。朋友告诉我说这么充满了商业色彩不单纯的social
network,实在提不起他的兴趣,一点都不觉得会交到愿意分享自己生活经历的真心朋友。所以他宁愿去接触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感受面对面真诚的快乐。
我承认,我没办法执拗的去和他争辩,因为我也是一直只用中国微博,不会用日本mixi或是facebook的人。虽然我没有像他一样那么大方的主张自己的观念,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也还是比较排斥日本的社交网络。佩服他身为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民性看的这么透彻,难怪他有机会就会扛着相机跑到中东,南非或是更危险的地方深入采访。他说的没错,有些事情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的,朋友只有面对面的交流才是最可以敞开心怀的。就像在亚美尼亚,缅甸边界,南非难民区,无论媒体上报道的内战画面多么残酷,国家治安多么混乱,到了当地,真正的和当地的居民交流,你会发现,他们还是会冲着相机镜头天真烂漫的笑,让你用心感受到他们痛并快乐的真实生活。
其实,每个人对社交的诠释都不同,有人喜欢网络,有人喜欢见面,有人喜欢则用书信。。。这些都只不过是一种交流手段,只要可以找到适合你的可以让你享受交友的感觉,愿意把你的快乐分享给他人,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