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京冰冷的“圈内”和热情的“圈外”

(2010-10-04 15:00:02)
标签:

日本

东京

生活

工作

朋友

繁华

商店

文化

分类: 心情随笔

  对于城市和村庄的概念,无论哪个国家都应该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吧,比较繁华的城市永远会被人戴上一顶“钢筋水泥”,“冰冷”等没有人情味的帽子。相反,到了村庄,大家都会说住民很善良好客,淳朴热情。

初到东京时,也是一样的感觉,东京披着一件华丽的外衣,闪烁耀眼,到处都有24小时的便利店,四通八达的电车线路,云集了世界各大名牌商店的购物中心。。。到了这里,对于每天的生活你不会感到任何困窘或是不便,可是总是会莫名的感觉缺些什么,不是一个人独自背着行囊来闯东京的寂寞,而是整个城市缺少一种感染人的朝气和动力。

在日本,所有行业的服务态度几乎都算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好,然而却有些模式化的让人难以接近,他们对客人的回答永远都会让你感觉是在背诵课本,答案是被规定好的,连文字和标点符号都不会变。日本上班族都喜欢的穿的西装笔挺,给人一种整齐规整的印象,却总会给人一种难以窒息的距离感。东京都心,被称为圈内的繁华商业区,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商业模式和规范,按规矩办事,按规矩做人,拜访客户要穿西装,上电梯时要靠左站,电车里不允许讲话,在公共场合手机永远都要按震动键。。。就这样,每一个在东京圈内的人,不管你是日本人还是外国人,大家都在这个不成形的框框里小心翼翼的行走的,生怕一不小心踩到框外会被人嘲笑或指责。日本的国民性在东京圈内被呈现的淋漓尽致,大家一样最安全,没必要玩空中走钢丝,张显个性。所以,在东京生活久了总是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因为你不知道每天和你接触的人,他们是按规矩写的朝你微笑还是真的发自内心的。

在东京生活多年后,发现自己也慢慢被这个无形的框框给俘虏了,规矩第一,人情第二,感觉像是带着面具的玩偶,即使和人的交流也变得公式化,少了很多人情味。不知这种方式持续了多久,自己开始厌倦这种被框起来的感觉,开始逃离冰冷的“圈内”,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分开,尽量在远离商业区的东京“圈外”生活。买东西不会去大型的超市,一定会去像中国的传统市场一样的商店街,可以和卖水果的爷爷一边聊天气一边让爷爷给我挑当天最好吃的水果。也可以跑到卖蔬菜的店主那儿问如果要做个青菜汤需要买些什么调料。买多了还常会多送你一些别的,告诉你吃不了冻在冰箱里也不会坏,有时觉得他们太热情,可还是会心里暖暖的。

没有条条框框的规矩,只有热情善良的人们和你的热情交谈,所以每次回家时我都喜欢去商店街或是家附近的CD店,书店逛逛。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觉得这样才是生活,有人情味的,充满活力和笑声的生活。

    朋友常笑我说一定是在东京一个人生活太过于寂寞和无聊才会跑去和那些商店街的人聊天,呵呵,也许是吧。不过,最起码我从他们身上学会了很多在工作中绝对学不到的知识,例如说水果又甜又便宜的季节,青菜什么时间段买最划算。现在开始让自己慢慢适应和享受这种东京“圈内”和“圈外”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所谓商业需要规矩,生活需要轻松自由。既不能每天都毫无规矩的办事,也不能每天都带着面具和每一个人打交道。生活就是这样,总是需要在某一个地方取一个平衡点,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的神经太放任或是太紧绷。东京是一座很极端的城市,你没有办法试图它改变那张冰冷的面孔,只能努力学会在它的铜墙铁壁下生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