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H的同学们相邀了N多年,总算是成行了一次。
“3+1”,可爱的“3+1”帮。
第一天 2024.10.2
泉州 晋江
泉州地级市,晋江市级市。城外围有点象我们自己的城关。
开元寺,香火旺,络绎不绝的香客,近几年的香客普遍偏年轻化--求考学的、求工作的、求姻缘的、求平安的。。。有道是心诚--则灵。
第二天2024.10.3
塘边--民俗村,文化气息很深,地方气息很浓,主要是当年南洋的移民住在这里,如今这么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旧址。房屋风格各异、古老的建筑、独特的结构、门窗户扇、井、甚至窗的材质,石头为主,并且石柱为窗柱还是呈斜面置放。
先生说:那样设计是因为能起到自然调节风和光。我觉得更类象现在的百页窗,有隐私性调节,可见这些早年的弄潮儿先辈多么智慧。仅在这些小节上便可一窥。可能与海边的侵蚀有关罢。
最有意思的是进村的那座几出几进的水泥灰色的洋别墅。看结构走向应该是一家,有点别墅群样,但结构模式又有点象咱们的四合院,一栋连着一栋。小白车上的游人情不自禁地说:到现在还不过时!
几百年了,还是那么伟岸!直觉,觉得那棵树与《飘》里面的背景有神似之处。
第三天2024.10.4
上午驱车游览了古城。竟然接到了家乡朋友的电话,他们居然也来这里,看看世界多大又多么小。
古城明显有后天人为所为,不外乎两边分别是两排仿古建筑,中间留出石子道,分别布些小吃,纪念品什么的。想吃点东西也只满眼看到臭豆腐,土豆,油饼、方便面之类,大部队是要吃饭食的,然后总算碰到了一家牛肉面点,不绣钢大容器里装满新鲜的牛肉,还有卤好的g 部位,摊点上还这写着醒目大字海报,将牛肉做法活色生香地展示出来,感觉很靠谱,果断地叫了大碗,与H分吃,H先前看到了臭干了,已经抢了2碗,自己快速地干光了,以为别人象自己样想吃,卖了半天,还是院长给了面子,勉强接到了一碗,尝了两块,然后每个人都问到了:臭干子吃不?就是再没有人接盘,然后整上午那份湖南的臭干子就一直拎在手上。才要下筷,大部队竟然在这里偶然会合了。大家看了鲜味十足的海碗牛肉面,赶紧再要了3份,店主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众人围着象棋小桌子分吃起来,果然还是要吃点有灵魂有烟火气的东西才算得上是吃饭。L总说太脏了,总觉得摊位上的东西,直接PASS掉了,然而这一家不一样,夫妻俩衣干净,整洁,摊位操作台上洁净发亮,一看就很麻利精明的一家人。众人均饱,出了古城,J娃自选了奶茶。端在手上,美美地享受。
然后看海,有导航,居然两车队走散了,一车队是J总开的,二车队是院长开的,大家都是按导航走。居然走散了。害得大家电话联系个不停。最终还是各走各的,在终点再去找,到了海边,那个人多呀,想找个人更难,索性自己玩。后来,H还是一遍一遍打电话联系上了我,原来我们是直接过了桥到了寺院,寺院下面就是海,妈祖石雕就能看到。二车队是在桥这边堤分的左手下车的。总算是散后又重逢。众人放心,经过一漫长的海滩,又上到海边的礁石上,众人被海风吹得奇奇怪怪。只我在礁石的海滩上,赶紧抢拍了几张,怪搞笑的。
晚上看了非遗牵线木偶戏。佩服这引起地方特色的产物。让人爱不释手,真心折服。手上的拉线功夫,那一拉一牵,绝非一日之功。看年龄大都有40岁以上,有的化了装还可见脸上的沟壑,可见要很多年功夫,才能上得这提线木偶的演出。
第四天2024.10.5
准备返程
上午退了一步,就江总看了南少林。据说这里是方世玉发源地
,然后就是众僧救唐王李世明。。。印象最深的是庭院门两侧分别有两棵古树,面右依然是榕树,很多须,很多根,长长的、盘根交错的根象龙一样,灰黑、苍虬盘在地上。面左侧象是
树 。
江娃自己各人去逛,由近及远地看了所有的博馆和非遗,甚至没有时间吃午饭。
我依然晨起锻练,顺便看了江娃做的攻略:确定了泉州市博+泉州非遗。
这里有3家博馆+1家非遗--酒店旁侧的闽台博+航船博,酒店对面的
。。。
这个酒店之所以牛,正是牛在此。
价格从平时的300涨到760,每天的行情不一样,之前我们院长预订2号标间是760,全酒店最低的价位。
到了4号居然到了1200。
然后5日晨在总台还遇到客人与总台发生口角的事,细听大致是客户在网上预约了房间并付清了房费,但到酒店,价格却与预约相差很大。
客人于是不愿意妥协,直接就对面擂台开了,后来也不知怎样解决的,总而言之就是客人坚持原则,毫不让步,估计最终应该是酒店作了让步。
我们都觉得,如果按酒店这个溢价法,保持最好的状态就是每一天按当天的房价计算,这样酒店也不“吃亏”,客户也觉得“合理”
相互之间总得要有个相当的分水岭吧,不然如何解决问题?出来总是快乐的,大家都不愿意找不自在不是?
言归正传。
转完了少林,正好是吃饭时间。
吃完饭,忙重新预约了下午的参馆时间:一个是12:00-2:00,一个是2:30-4:30。
这里的预约比约太原博馆那次方便,不用提前几天就要抢预约,不然干脆看不了。
每次去一个全新地地方,总是要看他的博馆和非遗,如果有的话。
上次太原的省博有缘,但是煤炭博馆就来不及参观,时间的关系。
听说看煤博是要下到地下,这种馆与平面的不一样,先要坐车下去,参观,参观结束,又要坐车上来。这样就更要多花若干时间,攻略上没有细述,后来问总台,总台小姐说的与听多信息广的中年的士司机描述的又不一样。
不知道到底谁更是最真实的,敢情当地人都
不看博馆的么?这么多种答案。。。
回到正文。
那个市博里面的东西真多,虽然没有所谓的镇馆之宝,但真的是宝贝多多,匆忙紧张的2个小时还是走马观花。
外面的人等得心焦。
第2个馆就约定1个小时的逗留时间。
非遗不愧是非遗,泉州人民真的是了不得!很不简单!
从雕刻(石雕、木雕、金属雕)到手工(4大丝绸之一:杭丝、苏丝、
湖丝、盛泽
)历史上,苏州缂丝画、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和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1、苏州缂丝画
江苏省苏州市。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之称。宋元以来,缂[kè]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2、杭州丝织画
浙江杭州。有花纹图案的彩色丝织品和以书画为底本用丝织工艺织成的书画作品叫做丝织画。虽然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但织锦画却是诞生在国外。织锦画被世界誉为“东方艺术之花”。新中国成立以后,织锦画就被指定为国家礼品。
3、永春纸织画
福建永春。一种融编织工艺和绘画艺术于一体的汉族工艺画吗,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书法等。宋代时纸织画远销南洋各埠,成为富贵人家的柜中珍品。
4、四川竹帘画
四川南充。竹帘画在精编的竹丝卷帘上绘画,通常运用具有传统特色的国画技法。姿态万千的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丰富了竹帘画的表现形式,使其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永春纸织画
到运输4种船,每总船功能都不一样(4种船
)再到美食
,从人文到风景,从地方小吃再到文旅--无不一样,都深深地透着一个字:文化,泉州 特有文化,独具一帜的文化。这个小小的地方,有着特有的魅力小店子里有许多冰箱贴,立体的,平面的,粘贴的。看见了我们吃的美食丹斯姜母鸭,也是打卡店。排队的人那个多噢。
出来时正好提前了12分钟,江一家已经出来在外面。哈哈哈,咱们也是有团队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