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有老小(一)

(2023-06-25 09:27:39)
标签:

365

分类: 记录生活
       母亲那边自4月29日起底就有人精心照料。算是松了口气。
这边出差回来,也物色到了位家政务工,准确说钟点工更合适,推荐的人是位朋友,朋友手里有不少生活中必需的资源。让人心里上轻松不少。
M是4月2日来的,因为主要是给老人做饭,也不指望要承担多少事情,只要老人吃得规律吃得舒服就行。
这已经是第4周了,每周都在发生故事。。。

第一次也是第一周,双方都在观察中。
那天下班回家,老人正翘着二郞腿坐在厨房门口和M聊着,烟机正在工作,M围着围裙背对外面,挥动着铲子搅菜,不时回应几句,感觉气氛还不错样。
第二次M已经结束了做饭工作,准备回家吃饭。临行前顺便让带走厨房做饭的垃圾,天气太热,头一天便发现厨房因为垃圾没及时清理,招来苍蝇还有小虫子。
M便顺手拎过袋子。。还未来得及转身,坐在客厅的老人便一阵大喝;站到,手上拿的么事?!
唬得人一跳。
M走近老人:你看那--是垃圾。
老人还是打开袋子认真地检查。。
正待上楼休息,止住步子,哎呀,顺手让带走的垃圾,惹虫子。
歉意地对M笑笑。
很震惊,这我还在家里,平时我们不在家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估计还会有更惊心的,老人一向惜财如命,一丁点东西也是宝贵的。
第三次是个周末,刚刚收拾停顿,听得楼下老人大着嗓子在讲话,与平日的轻言细语小心谨慎轻手轻脚判若两人,似乎在跟谁通电话样,打电话总怕别人听不清楚,因为自己耳聋听不清,因而总是大声地对着听筒讲,这个模式进行了约摸10多分钟,心里还想着打这么久电话不心痛电话费么?一般总是三言两语的讲完,尽管也是鸡皮蒜毛的事,比如说要毛巾。
从后面房里走到前面阳台,再才发现老人坐在院子里正在破口大骂,不知道是在骂谁,非常难听。走下楼,老人止住了喋喋不休的骂声,想仔细听个所以然,因戛然而止而无法判断,是不知道有人在家里还是怎么的?难道是在骂。。。算了吧,没有弄明白的事,只当是一阵风,一个啊切打过。
 我家人老老少少可从来不骂人的。
第四次还是个周未,也是端午节,那边的亲友团为种种缘故,并没有如期而至。娃儿因而家里很安静。周6上完课回到家已经12点,M手里的活已经忙得差不多了。正在单添饭菜送给老人。做的是蕃茄汤,炒了个豆角,还烧了个鱼糕,没有老人爱吃的肉,比较清淡。早晨出门时家人还嘱咐如果谁早回就带点黄瓜。一早问老人想吃什么,老人说随便,家人耐着性子说你想吃什么我就买什么,不然买回来你又不吃,你想吃你就说。然后等我们要出门时,老人这才说到黄瓜,估计想吃黄瓜,这就是老人,你问吧,又不好意思讲,你做了吧,又不吃,说不爱吃,不知道在客气些什么。
来了这3周,不喜欢吃的食物多了,什么蕃茄,茄子,玉米不吃,牛奶喝不习惯,吃鱼怕刺卡所以不吃,食物都要吃滚烫滚烫的,多次说高温进食会导致食管受伤甚至致病,爱吃蛋类,鸡蛋一次可以吃4-5个,喜欢扒蛋花,纯鸡蛋饼再用水煮,尤其爱吃皮蛋,还有麻花兰花豆。
忽听得筷子叮叮咚咚敲碗的声音,非常的不耐烦,还伴着老人高亢声:你这给我吃的么事?冷水打的汤?
赶紧走过去一摸碗,汤碗是热的,是大汤碗里舀出来的。
嫌不够热,微波炉里加热下就行了。
不热!不热!老人气呼呼的。那表情极似受到虐待。
调解不成,便退出来,径直上楼,老人的一些小性子,不必计较。
稍候,下来厨房将菜端到院内石桌上,还是那汤那菜那饭。
老人依然气息未平,转出厅来:你不能偏袒哈,饭菜你都看见了的。
不就是觉得汤不够热么?做得不合意你就讲给人明白,敲碗敲筷子能解决问题么?说明白了人不就晓得了。
老人又转进去了,还在嘀咕着,人是你找的,你不能偏袒。。
也是,人是我找的,是为谁而找的?一系列问题不都是围绕着你老革命。
三下两下扒完饭,调大了有声小说的播音,免受杂乱无序唠唠叨叨叨干扰。上了楼赶紧给开会的人打电话,那边说快回了,这样现状应该让家人调剂调剂,与老人谈谈心,到了这个年纪, 有人照顾,有好吃好喝的供着,还要怎样呢?
真是不明白的老头子。
批评M的时候话里还强调我儿子一个月给几千块,我儿子出的钱。。。
老人开始不断地找茬子。
家人回来,老人自是理直气壮地诉说了全过程,听了老人说给冷水汤喝,家人毫不犹豫地说:那怎么可能呢,冷水不可能做成汤的。
也是那个话,你嫌不烫,再嘱咐炒菜时最后做汤,不就是滚烫的吗?
然后咚咚地上楼,我没有添盐加醋,只是平静地讲着看到的事情,其实都是些鸡皮蒜毛,以我的心性,根本不想去听去讲去过问,但是事情来了来了,又不能不管不顾。
然后家人就说,昨天的肉末你都包了饺子,不留点做汤炒菜,早晨说了要黄瓜做菜。
我回来时特地买了新鲜的黄瓜,但是饭菜已经全部好了呀。
再说你的想法与别人不同,包饺子用的是五花肉末,老人要吃的是纯瘦肉,做汤和炒菜用。
家人不再言语。
反正老人在这里,感觉忒影响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总是尽力克制自己。
为了和谐,去年趁春节前接来,为的是年纪大了有个闪失有个照应,一切都是为了整个大家庭,然而维持这样的表面和谐有意义么?
一楼总有种明显的气味,尽管老人非常讲卫生。
这在清明节里那边叔伯来了,也提及:家里很干净,但是做老气。C主任简单明了。
第一套方案就是请她在那边物色个合适的人,人倒是找到了,还提了个绝好的方式,说还是在老家,一边照顾吃住收拣洗晒,一边还可以看顾自己的婆婆,那人的身份与疏近是绝选。还可以得双份工资。
但是一周过去了,还没回话,感觉这事成不了,果然C主任说她不想干,没有说原因,但脑海里闪现的小小人影形象已经给了答案,无非就是不想干这种说出来不好听的工作,还不如在外面打个工,挣个千元的钱。
这就是观念的问题,落后与愚昧往往是息息相关的。家人也觉得这个方案好,一举多得,为什么不做呢宁愿外出打工挣不到一半的工资,这就是人性。
然后又请家姑帮着找,倒是打听到一个,人还未来,条件先提:一是每个月休息几天;二是能否在家里吃饭,自带碗筷。找人的时候就有言在先:一不宿二不食。每天工作量不到3个小时,主要是管老人一个人的饭食及局部区域卫生。象这类人没到说提条件的,考都不考虑。不象做事的人。
然后的事就寻到M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母亲
后一篇:记录工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