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兰州一中1965届高二实验班杜振中同学的信
振中,近好!
想和你聊聊同学们诗作的问题。
我以前说过,同学们的诗作基本属于古体诗范畴,话题还是从这里开始。
和律绝相比,古体诗少了平仄、黏对两个必要条件,但押韵却完全相同,是必要条件。同学们以写七字四句和七字八句者为多,通称为七言或七言古诗。
古体诗有三个选项:不选项,平仄;
自选项,是否对仗、首句是否押韵,由自己决定;必选项,押韵。
押韵的规则是硬杠杠,不可或缺和逾越。
一是二、四、六、八句押韵,三、五句不押韵;一般要求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不能平仄混押,即平声韵脚中不能出现仄声韵;韵脚不能出现同一个字,即同一个韵脚字出现两次!
但八句的古体诗可以换韵,如二、四句押平声韵,六、八句押仄声韵;反之亦然。还可押仄声韵,规则跟押平声韵的诗作一样!
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同学们的诗作,大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选入你们诗集的诗作。唯独祁尚武同学的诗作最为严谨,中规中矩,未曾发现类似出韵的现象,堪称典范!
其实,这些问题我在致同学们的微信中大都讲过了,可能没有引起爱好诗词创作同学们的注意,以致诗作中的问题依旧,和华丽其外败絮其中相反,绝好的内容,披上一件残缺不全的外衣,甚为可惜!
我还有个奇想,你和文安能否举办一次诗会,爱好诗词创作的同学们华山论剑,讨论讨论诗歌创作,特别是押韵的规则和要求,并过滤过滤自己以往的诗作,以免带病珍存!
是否合适,望酌!
张老师
2024年3月28日于三亚凤凰华庭
注:此信还涉及到“1966届高3.2”、“63年初一、三”和“恰同学少年”同学微信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