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年级语文总复习及自主命题的几点建议
(2011-07-09 15:36:18)
标签:
杂谈 |
对一年级语文总复习及自主命题的几点建议
一年级下册仍然把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为重点,教学中我们注重了熟读、精讲、多练,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从而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新手任务完成后,复习也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怎样在短时间内帮学生搞好复习,从而轻轻松松地迎接期末考试?我就针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谈一谈我的看法,仅供老师们参考。
复习时还是以《课程标准》为准,根据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要求,在复习前首先要明确一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 明确一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
一、
1、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6个常用偏旁。
3、能按正确笔顺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考虑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大纲》强调“识写分流,多识少写”这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本册教材安排认识483个生字,其中要求能识会写的298个,只认不写的185个,所谓“认识”,是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只是不要求书写而已。
二、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的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三、口语交际: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四、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2、能按要求写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写话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
1、抓好保底目标,突出基础训练,营根固本。识、写、读、背、说、习
2、抓住重点目标,整合训练效果,彰显年段特点。
第二部分
一、系统、牢固地掌握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复习中我们要将复习的内容灵活处理,有些内容可以整册教材为整体复习,如生字、多音字、诵读课文等部分基础知识及作文训练等;有些内容也可以单元教师为整体复习,如阅读能力的训练等。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二、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新的实践活动
如,识字1有关春天的词串,复习时,就可以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积累描写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再让学生背一背有关春天的古诗,如《春晓》、《村居》、《春夜喜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春天。
第三部分
一、系统梳理达标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识字写字、词语句子、阅读理解、说话写话几个板块进行分类复习,单项验收。复习时突出重点与难点,精心编排复习题,严把验收项目关,发现漏洞及时弥补。
(一)识字、写字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1、系统归类
通过将近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基本形成初步的识字能力。本学期,教材安排了483个,298个要求会写的字,再加上第一册要求认识的汉字和会写的汉字,整体识字量达到900多个。识字量一大,回生率也就高,识字写字复习的任务就越重。
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想点办法,只是机械地记忆确实不利于学生完全掌握,造成复习效果的低下。复习时一定要归类识字。
(1)象形字和会意字
象形字和会意字以看图会意识字的形式呈现,识字3、7两课属于这种形式。“识字3”便是通过有关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儿童初步认识到绝大部分的象形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识字7”则通过形象化的图形来显示“人 从 众 木 林 森”等是怎样以基本字逐步叠加来体现字义的。练习七中的文字画中呈现的“日、山、燕、人、舟、木、水、鱼、石”等象形字,复习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看图写字或利用文字画进一步巩固掌握这一类字。
如:形声字
练习2出现了同部首的字(
(3)形近字
(1)同音字
其中声、韵、调完全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称为“同音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同音字混淆是很平常的事。因为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字音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但字形却不常见,字义更是少有人和他们解说。如:
生——声
常——长
(2)多音字
长
cháng(长江)
zhǎng(长大)
干
gān(干枯)
gàn(干活)
发
fā(沙发)
觉
挨
当
没
行
2、关注疑难
在汉字书写得复习时,尤其要注意那些部件中与曾经学过的汉字类似的地方,比如孩子们学过“东”,再学写“练”字,第六笔试横折勾就容易写成竖勾;学过了“业”,再学写“变”,点点就习惯性地写成点撇。这是知识学习过程的负迁移,我们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
识字、写字中常见的练习题。例如:(1)看拼音写字和词语(2)看图写字(3)照样子写字(4)选字填空(5)识字方法的考查,加一偏旁换新字、组词(6)多音字的考查。能根据语言环境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能根据读音给多音词字组。
对于识字、写字的考查,我们可以这样命题:
一、把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里,注意写得正确、工整。
考查学生书写是否正确、规范。
二、 写字(10分)
马儿能奔
三、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打“”。
(1)小花长(zhang
(2)爱好(hao
(3)爷爷把花种(zhong
(4)我只(zhi
(5)我听到了(liao
3、复习识字写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复习生字时,首先要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时间、机会、空间和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复习的主人。如: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本册教材的生字表中,找出自己认为最容易写错、最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或音近字,采取同桌、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互相谈一谈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字。然后,同学间互相默写一下,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好,谁记得牢,谁的正确率高等。
(二)词语、句子
词句训练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之一。
本册的词语部分,要求学生
1.能正确写出生字组成的词语。2.反义词、数量词的填写。 3.词语搭配
对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要做到会读、会写及能写出类似的词语。
4、组词语。
(1) 形近字组词语。
对于词语,我们可以以这样的形式来检测学生。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
(
(
(
(
(
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一(
三、填上合适的动词。
(
(
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有形容词、动词、量词的搭配。
四、照样子连一连
1、多
哭
2、
碧澄澄
五、在括号里写出和带点词意思相反的词。
1、小红坐在我的左边,小民坐在我的(
2、我家离学校远,小刚家离学校(
3、西瓜的(
通过“连一连”和“读句子填词”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
句子部分的复习,要求学生会读句子。将句子补充完整、看图补充句子。能照样子写句子。
复习时,要突出词语的理解,积累词汇,认识一些基本句式,训练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如:会用“一边……一边……、一……就……”“先……再……”“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同时,我们针对练习2和练习8中的补充句子训练,指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知道完整的句子必须具备“谁”干什么或者是什么、怎么样的基本成份。复习时,我们可以先举出几组句子,让学生辨别是否完整,并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同桌或小组间可以互相说一些句子,进一步训练、强化和巩固。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
如:练习2中的“你会照着第一句话的样子说一说吗?”
鱼儿在小河里游。
燕子在
蜜蜂在
布谷鸟在
对于句子的考查我们可以这样命题:
1
、体会运动会上,运动员有的在___________,有的在_________,还有的在______。
2、小朋友在表演节目,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把句子说具体。
例:鸭子向前滑行。
1、老艄公摇船。
老艄公(
2、我们在操场上唱歌。
我们在操场上(
3、农民伯伯种田。
农民伯伯(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树林里有________________
2、_____是我的好朋友
3、你喜欢_____________吗
4、我爱看______________
四、给句子加标点。
1、你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2、哥哥正在认真的做作业(
3、华山真高啊(
五、看图写句子
1例:
2例:
我们可以提供几个词语,让他们给词语排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语文的学习要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所以,我们还要注重对字词句的整合复习。整合单项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练习,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所学技能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如:
(一)读一读,填一填。
(二)选词填空:
(1)呢
你读过这个故事( )?
他们真是一对好伙伴( )!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
(2)位
在这( )大楼里,正在举办一( )好孩子故事会。有( )同学当了 “故事大王”,我给他送上一( )鲜花。
(三)结合句子的选字填空,如:
象
1、很多人都说我( )我妈妈。
2、大()的鼻子真长,还很有用。
有的是同音字在同一句话里的填空练习,如:
做
我的语文()业已经( )完了。
进
老师说王红同学最( )有很大的( )步。
(四)看拼音,填词语,把句子写完整:
(1)生活多么(
(2)同学们勤学苦(
qìnɡ zhù
(3)六一儿童节到了,大家欢聚一堂,(
(4)他(
(三)阅读理解
阅读的复习其实可以说是各个复习知识要点的一个综合体现。复习阶段,我们可以注重学生这些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正确、通顺地拼读文字材料,知道大致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运用指定的符号在文中找到要求的语句在文字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语言的积累。复习时我们还要以课文为本,以单元为单位,以课后练习中的识、写、读、背为训练点,对每篇课文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容易忽视的复习重点——朗读和背诵
课程标准中提出“各个学校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就是讲,读书有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这对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但事实上,很多教师把“读”在复习这个环节给忽视了。试想,一名不太好的学生能把每一篇文章读的很流利,那就可以说他的语感不错,也可以相信他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一定会有长进。由于一年级下册文章篇幅较短,应当通过复习阶段的“读”达到成诵,提高记忆。阅读的复习其实可以说是各个复习知识要点的一个综合体现。复习阶段,我们可以注重学生这些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正确、地拼读文字材料,知道大致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运用指定的符号在文中找到要求的语句。在文字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语言的积累。
本册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有:
《小池塘》 《草原的早晨》 《吃水不忘挖井人》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奶奶的白发》
《鲜花和星星》
对于学生阅读情况的检测,可以用这样的形式:
一、读古诗,填字词(8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
春种 粒粟,秋收 颗子。四海无闲田, 犹饿死。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 日近,回首 云低。
二、想想课文内容再填空。
1、(
2、(
三、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28分)
1、 砸缸救人。 寇准才 就会咏 山。 爷爷小时候学习很用 。
2、 人一 心,黄土 金。
3、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 ,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 的, 可爱。
4、小姑娘给这 技艺高超的骑手献上一 鲜花,知道了他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 。
四、 阅读理解
画 画
(四)写话
本册课本上的说话训练主要有:说说我的家、给妈妈做贺卡、指路、学会道歉、学会做客等。写话训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春天来了》,一个是《快乐的儿童节》。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寻找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试着仿写。如:复习《鲜花和星星》时,让学生仿写“我最喜欢
验证码: 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本册的写话复习,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
3、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
4、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话写完整、写通顺。
5、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6、认真检查写好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
检测时可以把难度降低,通过“看图写一句话”或“选词补充一段话”的题型考查学生的写话能力。
如:
一、看图写一句话
二、选词填空。
二、复习的注意事项
1、明确复习要求,求实。首先,在复习训练中严格落实“标准”中的要求。其次,复习的过程要踏踏实实,严格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再次,要讲求实效。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
2、开展自主复习,求活。在复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归类、变序、综合”的方法,把知识活学活用。在“活”中求得扎扎实实的复习效果,在“活”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活”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3、优化知识结构,求法。在复习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知识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不仅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要以基础知识为凭借,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三部分:命题的基本要求
低年级命题的基本尺度
总之,复习是把知识系统性的进行总结和归类,然后运用所学过的方法进行查漏补缺,使所学知识在学生的 头脑中更清晰,更有条理。因此功夫还要用在平时,不要在考试前给学生做大量的习题,盼望着把平时落下的内容一骨脑的全补上,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囫囵吞枣也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关键还是要掌握好学习的方法,梳理清知识的脉络,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中,要坚持以生为本,以趣为先,提倡学生在自主搜集、归整、分类和发现的基础上,辅之以教师的指导。在指导上,教师要多下功夫,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分类,进行系统复习,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使复习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