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曲名词解释:什么是乱弹

(2011-06-11 06:58:32)
标签:

音乐

冀南

梆子腔

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

杂谈

分类: 戏剧

 

 

 

 

 

 

戏曲名词解释:什么是乱弹

 

 

 

 

乱弹,戏曲名词。出现于清代花部戏曲声腔兴起时期,词义内涵依使用情况不同而异:

      ①泛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戏曲声腔,诸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啰啰腔、二簧调等,统谓之“乱弹”。此说见于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实因它们与具有严格规范的昆曲的区别而得名。

      ②对个别戏曲声腔的称谓,如梆子腔、皮簧腔,皆曾自称乱弹。相沿至今,川剧仍称所唱梆子腔剧目为“弹戏”,湘剧仍称所唱皮簧腔为“弹腔”,实系“乱弹戏”和“乱弹腔”的简称。浙江习称戏曲腔调“二凡”、“三五七”为乱弹,并将其在各地衍变的地方戏曲叫做“绍兴乱弹”、“黄岩乱弹”、“温州乱弹”、“浦江乱弹”等,构成一个乱弹声腔系统,简称乱弹腔系。山东莱芜梆子称“吹腔”为乱弹。

      ③剧种的称谓。冀南、鲁西北相邻地区流行一种戏曲腔调,与梆子腔、皮簧腔及浙江省之乱弹均不同,当地俗称“乱弹”,并定名为乱弹剧种。

      总之,乱弹一词的用法向无严格规范,须据具体情况加以分辨,才能准确理解它的涵义。但无论泛指或专称都含有与昆曲相区别的意思。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