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各布·约丹斯:《豆王的宴饮》又名《国王之宴》

(2012-04-07 15:52:30)
标签:

安特卫普

豆王的宴饮

国王之宴

雅各布·约丹斯

鲁本斯

杂谈

分类: 名画鉴赏

雅各布·约丹斯:《豆王的宴饮》又名《国王之宴》

 

 

http://www.vartcn.com/art/UploadFiles/200612/20061210182435776.jpg

《豆王的宴饮》又名《国王之宴》

时间:约作于1638年

尺寸:156×210厘米 

收藏地点: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

 

 

《豆王的宴饮》又名《国王之宴》说明:

      在佛兰德斯,每年1月6日为主显节(即耶稣显灵的日子),民间习惯都要烧豆子,制果子。豆子就成了祝宴之王,故称豆王。人民在这一天举杯欢饮,庆贺丰收。画家采用风趣的宴饮场面,将一长者扮为豆王形象,给他戴上桂冠,大家向他祝颂。中间坐着的那个老人正被大家拥戴着。农民和主妇们围坐在拥挤的小屋里,调笑打趣,十分欢乐。

      约丹斯的夸张手法,可使动作幽默,略显粗俗。人物都画得肥胖,面色红润,观者似乎能从画上听到喧闹之声。老人对面那个戴红帽的农民,正转过身对着画外发出傻笑。他的脸部受逆光照明,农民的性格跃然画表。左侧有一站在妇女身后的老农右手竟伸进妇女的乳部,又伸出那只长着老茧的左手,似乎在口喊“干杯”。在桌子后面的阴影处,一个农民已把酒壶举了起来。近景桌前一个伏椅的小孩,拿一只小酒盅,也在朝画外喊什么。气氛之热烈更被窗外射进的光线所加强,光线只照亮了桌上一切,并反射在围在桌前的人物脸上。

      约丹斯的人体表现与鲁本斯的风格很接近。妇女强壮肥胖得过分,所用的色彩也较深沉,光影比较跳突,对比强烈。

      约丹斯终生没有离开过安特卫普,也从不知意大利什么画风,只是和鲁本斯接近,在他的画室里研究过提香和委罗内塞的色彩。还有一点是,这位画家从不用艺术去迎合当时的宫廷显贵,只满足于描绘那些乐天知命的庄稼汉。

      成名以后,他也雇用些学生来帮他完成作品,特别是一些受社会欢迎的作品,因而多产。尤其是在鲁本斯去世以后,约丹斯成了安特卫普最了不起的画家。1648年,他宣称自己改宗加尔文主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