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物体》(二)教学案例

(2016-01-12 07:32:1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例1与做一做,练习四第1-3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时呈现了用4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拼搭的一个几何组合体,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为五年级继续学习观察物体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教学准备:课件、立方体模型、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刚刚在日照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生:方便全面观察
3
.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生: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
.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4bjxzy/wenzi/201502/W020150210494432586180.png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4bjxzy/wenzi/201502/W020150210494432580614.png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前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4bjxzy/wenzi/201502/W020150210494432584080.png

6)集体反馈:

: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

预设:

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4bjxzy/wenzi/201502/W020150210494432586419.png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确定方法。

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设计意图:从更理性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提炼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本质的习惯和意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4bjxzy/wenzi/201502/W020150210494432588555.png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4bjxzy/wenzi/201502/W020150210494432740582.png

1)学生试连线

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

2.提高练习:

练一练

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4bjxzy/wenzi/201502/W020150210494432747078.png  http://www.pep.com.cn/xxsx/jszx/tbjxzy/xs4bjxzy/wenzi/201502/W020150210494432743522.png

【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找一找、想一想和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认知得到巩固,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研究二维与三维图形打下基础。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四)提炼升华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预设: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凸显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根棒棒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