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bmiddle/638b0a8fh889818dc3712&690
(原子弹轰击瞬间的日本——来自网络)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弹,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后一次使用核弹就是二战结束之际,美国对日本扔的两个原子弹。然而从解密的文件看,日本有可能是误吃了这两个原子弹,原因就在于一个日文词语“默殺”(发音)的误译。
背景: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由于翻译的原因,日本首相铃木对《波茨坦公告》的态度被误解为“拒绝”,导致日本吃了两个原子弹。
日本没有拒绝《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给予日本投降和结束战争的某些承诺。7月27日,日本内阁举行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内阁有主战和主降两派,会议没有结论。由于苏联没有签署《波茨坦公告》,日本要求苏联斡旋,想与盟军和谈。之后,日方便等待苏联答复和盟国正式的最后通牒。
7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记者会。当时,日本官方通讯社——同盟通讯社发表了铃木声明的英文译本。笔者的翻译是:“我认为联合公告只是重复开罗会议声明。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看不到重大意义,而且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完全将它忽略,并且为成功地结束战争而坚定地战斗。”
从这段译文中,可以看出日本首相铃木明确地拒绝了《波茨坦公告》,决心要与盟军决一死战。此事之后,美国于8月6日向广岛投下了原子弹,令10万人丧生。8月9日,美军再以原子弹轰击长崎市。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回忆,如果日本不拒绝《波茨坦公告》,美国就不会向日本扔原子弹。根据战后文献和裕仁天皇及铃木首相的发言,日本当时并没有拒绝《波茨坦公告》,只是暂时不予置评,等待苏联的回复。
翻译的人译错了
有人说铃木首相一语误国,没有明确表示暂时不评论此事。有人认为铃木当时确实拒绝了《波茨坦公告》,也有人说是翻译的人译错了,导致日本遭到原子弹轰击。
为了搞清楚这件事,笔者找到铃木当年回应《波茨坦公告》的日文原文。这段声明和日本官方通讯社——同盟通讯社的英文译本内容有很大差别。铃木说的是“不回应”《波茨坦公告》,同盟通讯社译成“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路透社和美联社更是将铃木的话说成“拒绝”《波茨坦公告》。美国战时总统和军方首长看到的文本是路透社和美联社发出的版本。结果,日本就是在政客、译者和编辑的疏忽下吃了两个原子弹。
战后,日本人埋怨铃木首相没有明确说对《波茨坦公告》“暂不置评”,却用了意义含糊不清的日文“默殺”这个词汇。“默殺”一词没有对应的英文单词,在日文中可作“不置评”或“拒绝”两种解释。关乎国家存亡的声明,不应该说得模棱两可。
铃木是位政客,政客说话一定是模棱两可的,这是惯例。同盟通讯社的翻译在不清楚铃木首相声明的原意情况下,选择了“完全忽略”。路透社和美联社的编辑又将“完全忽略”解释为“拒绝”。这种误会与两国的民族特性又有没有关系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