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多年的“塔湾”,原来是这样
标签:
沈阳地标舍利塔公园盛京八景塔湾夕照 |
塔湾,是沈阳市的一处重要地标。究其由来,原来这段历史是这样的。
提到塔湾,不得不说到一个公园。“舍利塔滩地公园”是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的一处景点,出于好奇,6月的一天清晨,我来这里览胜,才发现公园里这座漂亮的古塔,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后面还有那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http://s1/mw690/001P1nslzy7l2y4O5Wwb0&690
http://s10/mw690/001P1nslzy7l2y5Qu5H49&690
http://s12/mw690/001P1nslzy7l2y7dXM75b&690
http://s6/mw690/001P1nslzy7l2y9asoR75&690
辽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的古塔,由北方契丹人修筑。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1640年(清崇德五年)重修。它是沈阳市历史较久的古建筑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资料记载,舍利塔高30余米,13层密檐八角砖塔。整体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五大部分。地宫在基座下,是珍藏佛舍利等物所。塔座为八角形须弥座,高17米,每面宽5.5米,束腰中间设一壶门,内有石雕伏兽。
http://s4/mw690/001P1nslzy7l2ycTnYnc3&690
http://s16/mw690/001P1nslzy7l2ydmUqP3f&690
http://s14/mw690/001P1nslzy7l2yeAI9f6d&690
http://s9/mw690/001P1nslzy7l2yfC1Woa8&690
http://s16/mw690/001P1nslzy7l2yghoLl0f&690
建塔的年代是在北宋时期,那时的沈阳地区还不在北宋所辖范围内。据记载,北宋庆历四年,即1044年,也正是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被辞职外放,欲为新建岳阳楼作《岳阳楼记》之时,即是辽兴宗重熙13年,即1044年,沈阳时称沈洲。此时,城西武家庄丰稔村,“李弘遂等百余人见彼时君臣合德风雨顺人民安欲建塔以记一时之盛”。通过沈洲掌管僧人的官员,请当地寺院住持法直,在庄外东、寺院南平坦高岗处,“共同发愿造无垢净光舍利佛塔”。
http://s8/mw690/001P1nslzy7l2yjoKGP47&690
http://s15/mw690/001P1nslzy7l2yl73waae&690
到了清朝皇太极时期,重修了此塔并在塔旁建一庙,名曰“回龙寺”。此时,辽河已改道,从塔湾没有水的时候开始,人们便想出了“回龙”这一寺名。后来,清政府开渠引浑河水以灌溉农田,新开河水流经舍利塔,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塔湾,也是沈阳的一处重要地标。还有一说,这一地区是古辽河流经过的地方,并在此形成一个非常漂亮的湾,人们在那湾头的高台上建造了这座舍利塔,故称“塔湾”。
http://s6/mw690/001P1nslzy7l2yo2xc9a5&690
作为旧时“盛京八景”之一的“塔湾落日”,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光题诗,其中就有许多描写塔湾美景的作品。
龙脉肇起运,蜿蜒三百里。
龙业趋西南,戳然势忽止。
舍利生光辉,凌空塔孤起。
塔铃雨秋风,创建何代始?
沙湾夕照间,行人一鞭指。
这是清人廖润绂在《陪京杂诉》作的诗句。
一湾塔影水流春,
寒食烟生树树新。
疑是雨余青到眼,
这也是清人留下的一首古诗,至于作者是谁,已不重要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塔湾是多么地兴盛。清代被誉为 “盛京八景”之一的“塔湾夕照”,随着近年来沈阳市的飞速发展,周围高楼的不断崛起,让旧日辉煌的塔湾暗然失色。不过,在此游览,除了能感受到沈阳厚重的历史外,还能想象出夕阳西下、塔影倒映、水波涟漪、倒影粼粼那种绝美的诗情画意。
http://s2/mw690/001P1nslzy7l2yy1gCl61&690
http://s16/mw690/001P1nslzy7l2yBizDh8f&690
http://s14/mw690/001P1nslzy7l2yCG0mp3d&690
今日来到寺院前,仰望晴空艳阳下的千年古塔,它还是那么地端庄矗立,还是那么地神采奕奕,这个跨越千年的古城守望者,静观着岁月流转和人世沧桑,护佑着这块宝地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其实,在历史的岁月里,多少故事会随着时间的脚步而变成惊鸿一瞥,又有多少豪杰枭雄的身影会一闪而过,被无情地淹没于日夜流淌的河水之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