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画报2008年对著名买手Sarah Lerfel的采访

标签:
艺术展览巴黎时装周coleete巴黎买手买手采访时尚 |
分类: 巴黎买手店 |
http://s12/middle/63892e52gc1cc1e8156bb&690Lerfel的采访" TITLE="外滩画报2008年对著名买手Sarah
Sarah Lerfel
对于一个喜好时尚的法国人来说,“213 Rue Saint-Honoré.”这个地址可能背的比自己家住址还熟。
André Putman说:“我要不是在左岸,就是在Colette。”;Karl Lagerfeld则说:“我总是定期到Colette买下所有新品,所有音乐,杂志和时装我都要”。世界上有很多出色的Select Shop,但没有一家能像Colette一样,能让Balmain的秋冬新装,和Nike的限量板球鞋,Hedi Slimane的限量摄影集,Comme des Garçons的新香水,Nars的腮红和Gonzales的最新专辑“Soft Power”齐聚一堂;而这还不包括地下一楼每日更换菜单的有机餐厅,以及不定期更换的艺术展览。
更具体一点形容Colette,它就像一本时装杂志。
常常在店里穿梭的小平头女老板Colette Roussaux,与总是骑脚踏车去参加巴黎时装周的Sarah Lerfel,是这间传奇店铺的精神领导。
“我从来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反省,在我的脑子里,只有进步、超前。我们习惯于飞快地做每一件事情,不经过深思熟虑。对于我来说,唯一不可能的就是去制定计划。”Sarah Lerfel说。10年来,这个巴黎女人与她的母亲凭借“心血来潮和直觉”经营着全世界最酷的精品商店Colette,由于趣味庞杂、风格莫辨,没有人能复制它,就连Sarah自己都做不到。
Colette一手主导店内的陈列,每两周更新的橱窗设计,是巴黎乃至于全世界的流行指标。而Sarah则定期飞往世界各地,寻找各个领域的明日之星。
站在Colette背后的是两个聪明女人——Sarah Lerfel和她的母亲Colette Roussaux(店名Colette 由此而来),她们的经营信条很简单:新鲜、活力、惊喜,总是走在别人前面。“我从来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反省,在我的脑子里,只有进步、超前。”
Sarah说,“现在我的店变成了许多人到巴黎必游的一个景点,这得归功于所有与我们合作的设计师们,以及我们自己的挑选眼光,但我很难具体分析出来。”而她的团队成员们也表示,他们最信赖的是Sarah的直觉。
我们可以把这家三层楼商店的特点大致归结为两个形容词:折中派的、有选择性的。最能鲜明体现这两个特点的莫过于它的一楼—摆满了各种电子产品、新奇玩意和金属饰品。这些商品当然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宝贝,可是你不得不承认,它们并不形成任何一种风格,也没有暗示任何个人偏好,而更像是店主每次心血来潮时搜来的东西。
专卖时装的二楼固然不乏Lanvin、Prada这些一线大品牌,同时又穿插着一些非主流、几乎不为人知的品牌,比如日本视觉艺术家Nagi Noda的哥特风时装品牌Broken Label——Colette是全世界唯一能买到这些奇装异服的地方,艺术家们就喜欢以这种很酷的方式来与Colette 合作。然而,在高端和另类之外,Colette 也常常青睐一些大众品牌,只是一旦打上了Colette限量合作版的标记之后,即便是再便宜而朴素的印花T 恤也会成为抢手货。
不论服装的价格与风格多么悬殊,Colette自有办法把它们混搭得体。目前,店里的每一件服饰都是黑、白、灰或者透明的,唯有后阳台上摆着的一只四叶草凳子是一朵明亮的绿色。所以,比起选择什么品牌、什么款式或风格,Colette更注重的是商品的组合呈现方式。
即便是在吹毛求疵、各自为政的时尚圈里,你也很难听到一两句关于Colette的负面之辞。时尚杂志的编辑们认为,Sarah是最容易打交道的采访对象,她从不会因为对方是一份无名新刊物而摆架子拒绝采访。
“她把一整个巴黎都放进了时尚版图里,而不只是几条街、若干个品牌。”YSL的设计师Stefano Pilati如此称赞Sarah。
Colette总是对那些出人意料、可爱、滑稽可笑甚至非常傻乎乎的东西乐此不疲,这种随兴而反叛的精神似乎与店内的现代主义风格钢结构楼梯、流线型的水吧餐厅形成了鲜明反差,却在这里频繁举行的各种艺术展览上得到了延续,因为展品也常常故意陈列得凌乱无常。“我们习惯于飞快地做每一件事情, 不经过深思熟虑。”Sarah说。
从辟出一个iPod音乐欣赏区,到如何陈列牛仔裤和运动服;从与Nike公司合作推出波鞋,到从美国服装连锁Target 引进设计组合Proenza Schouler的限量系列,再到最新出炉的潮流圣物、由英国设计师Anya Hindmarch设计的环保棉布包“我不是一个塑料袋”——Colette的决断和行动总是干净利落,并能以最快的速度引爆时尚界。
每一个曾站在Colette的橱窗前出神,或在这里遭遇过一场好电影、一位心仪设计师的人,都不必去担心这家店会否有朝一日才思枯竭、沦落俗套而再难为我们制造惊喜。“混杂的事物是无法被重复的。”Sarah说,所以开业10年的Colette并未开过一家分店,以后也没有这个计划。
那么Colette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呢?更多出人意料的跨界合作,还是以MySpace为起点进一步向网络世界发展呢?Sarah 的回答几乎是可以猜到的:“未来很难界定,一切皆有可能。但是对于我来说,唯一不可能的就是去制定计划。我们生活在当下,当下 ".
Fashion
Buying(时尚买手)MBA教育项目正接收学习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