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跃华是个迷——这些老海外们之一

(2013-12-21 00:24:53)
标签:

苏跃华是个谜

三宝药厂

商业奇才

   商业奇才苏跃华——这些老海外们之一

    编前语

2008年参加了编写中甘国际海外施工三十年志。看资料,听讲解,非洲的神秘,非洲的原始令我无限向往;甘肃建投几万职工海外奉献的事迹常常打动着我促使着我去“探一下险”。

十月里旅游到加纳,与加纳公司的李子芸同一些老海外们接触谈论,印象更加深刻。十几天的行程,访问的只是一部分人,了解也只是蜻蜓点水,但是点到的那一处涟漪一圈又一圈……

我将我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飨读者;同事也借机感谢加纳集团公司上上下下以及中甘国际有关领导对我的支持和照顾。

以后还会分期写一些新海外们。

 http://s14/bmiddle/001P03Twgy6F9ns1NWR9d&690

http://s6/bmiddle/001P03Twgy6F9poPM823a&690    踏上加纳这片土地,无论华人当地人圈子,说到苏跃华,人们立即伸出手指:“中国那个苏!”加纳华陇集团内部,对苏董,赞誉声不绝,但是我,最感兴趣的却是这一句——“苏跃华是个谜!”

     我追踪循迹这个谜,却发现它跟一个梦有关——苏跃华从小有一个情结,那就是当一个商人;当这个梦与神秘的非洲连起来,那就像插上了翅膀,飞到哪里,哪里就一片灿烂。
    于2013年年初投产的加纳三宝制药新厂,年产大输液制品达2000万袋;通过“三宝”这个知名品牌,还可以向片剂、针剂、医械等方面拓展,其前景非常广阔10月18日,由加纳卫生部长和中国驻加纳大使为新厂投产剪彩。

    这座新厂是由华陇公司投资一千万美元建起的。挺进医药行业,对一直以来以承建工程施工为主的的华陇集团,甚至中甘国际而言,都是划时代里程碑式的大手笔。

 大手笔源自一个随意的信息:2009年,当地朋友告诉苏跃华:三宝药业要卖!

 成立于1998年的三宝药业产品畅销加纳各大医院和药库,并向西非几国出口。但家族式产业,无力投入进行新一轮改造以及管理跟不上,面临被关停。

苏跃华脑中划过一道闪电: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建筑施工企业,常因为上游链卡壳或者断裂被扼住命脉——当其时,就有一些建筑企业因为所在国汇兑危机、政治动荡不得不收缩甚至退出竞争。而药业关乎生命,相对讲风险小很多。http://s4/bmiddle/001P03Twgy6F9pAgQ6mba&690

他们用两百三十万美元收购三宝旧厂然后建新厂。

海外国企收购私企,惊动国资委,派员审核,笔笔合法,“三宝”成为甘肃省成功的收购案例。

但是加纳药监局一直用狐疑的眼光审视,直到新厂落成,新设备落地、拆封、就位,药监局才说“ok!”

所有产品,成功注册,22本证书在展示柜中炫目耀眼。投资很快被收回。

13.7英亩的土地可以干多少事?药厂二期正在酝酿起动,长长的蓝色挡板那面,还有多少个绚丽的梦将要展翅飞翔?

在华陇竹胶板厂翻译崔海啸陪伴下驱车前往国家公园。路两边全是茂盛的植被,竹子家族无穷尽一群接一群。小崔说,他们正在建的分厂那儿有条河,河两边全是这样的竹族群,最高有18米。郁郁葱葱摇曳生风的青竹变成两厘米厚的大块竹胶板,这又是一个美丽的梦——国内竹子已禁伐,竹胶板漂洋过海出口成本之高可以想见;加纳有伐之不尽取之不竭的竹资源,厂子一旦建起产品就不仅仅是竹胶板,而全然可以是竹地板、竹桌椅、竹器皿……

又是一个里程碑!不是厂本身,而是参股的方式:华陇出地建厂房只占40%股;破竹、劈篾、编织、压板等一系列工艺、技术、管理归厂家负责,华陇只管坐地分钱。一些老总们担忧这样参股会被人家控制,苏跃华说我们有实力怕什么?

莫干山竹胶板厂寻求加纳合伙人的信息是在公司院里的那个迷你小泳池旁听到的——谁听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苏跃华和他的团队将信息变成了梦,又将梦付诸实践。

泳池、牛肉拉面以及酒店是另一个梦。

酒店与办公室一座楼,楼上客房55套,三星级,有中西餐厅。中餐的招牌是牛肉拉面——亲耳听见有客人打越洋电话,竟然通报“今天这儿吃牛肉拉面”。早餐的土豆胡萝卜切得细如发丝——那是中方厨师教黑人提着中国菜刀摁着一摞摞报纸练出来的。

中秋节,当地华人商会在集团的院子里举办800人参加的自助餐晚会——那是牛肉面、葱花饼、胡萝卜丝带来的巨大效应。

羽毛球、乒乓球,台球、健身器,聘请黑人健身教练每晚陪练。每天都有白皮肤黑皮肤黄皮肤的人们来玩来喝酒来聊天,信息就从门口自建的那条三公里长的路走进来再走出去便发散便裂变——一只蝴蝶在这里刚刚振翅,千万只蝴蝶便在各处飞翔。http://s6/mw690/001P03Twgy6F9oIhvBH95&690

公司所在的这地界因为“G.S PLAZA ”漂亮大楼的兴起,价值陡然上升了十几倍。

一到加纳,这儿的人们总说着“G.S”,很神秘很国际,翻译过来,却原来是“甘肃”的字母缩写。但是它又和“Ghana(加纳)”沾亲带故——都是“G”字打头。

G.S国际发展加纳有限公司占地21英亩,主要生产商品混凝土,兼搞路桥施工、设备租赁。看公司那些钢铁侠们——36辆大型自卸车、13辆混凝土搅拌罐车,一路轰隆隆在加纳大地上开出去,人们可以不知道“甘肃”,但是没人不知道“G.S”。

国会大厦走廊那些有50个部落图腾的漂亮瓷砖,是中国烧制的——这当然是梦的一部分。G.S 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占地5英亩。以项目带动物资出口,年销售额2000万美金。

格林石材(加纳)有限公司占地50英亩,投资300万美金,年产各种级配碎石约20万立方米,不到三年收回投资。

机场区房地产开发4万平米,预售升值超过一百倍

这些子企业都以大块占地为背景,市场缺什么,就开发什么,左右逢源。仿佛华陇集团的口袋里随时都能掏出一块地(据说有14块地),而每块地都能派一个大用场——有意无意早早以低价囤地,这就是慧眼独具!

苏跃华1987年兰州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省建筑科研院,后任结构室主任,可是在那里他觉得并不能完全实现他做商人的梦想。

1994年终于有机会赴非洲加纳,任项目经理。两个工程让他初试牛刀。一个是放射治疗中心,1.2米厚、1.2米宽,每天打150方混凝土,五天五夜完成,黑人工人枕着铁锹睡着了,但是效率高效益特别好。另一个工程克莱伯医院,现场小,苏跃华计算得特别准,1000多方混http://s4/bmiddle/001P03Twgy6F9n6bpyXc3&690凝土,可丁可卯,工晚场清——项目经理要懂经营才能大显身手。

1996年一场大雨突降,水深一米多,他们的项目工地被淹,造成60多万美元损失。但是因为没有事先买施工保险,不但未得到赔偿,还得承受一半的损失。那年也是屋漏偏逢连天雨,投了三十多个标都未中。

苏跃华痛定思痛:总结出三点:法律意识淡薄,对规范合同重视不够;对当地环境文化不甚了解,没有跟当地人建立起信任关系;不清楚办理工作签证的流程和规定,致使一批工人被移民局带走。

解决这些问题,首当其冲就是把自己融进当地社会去,学习语言成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很快,英语、当地契维语长进很快,会听会说——只要不是正常场合,所有的交流交易不带翻译,他亲自去谈。

药厂开业那天,苏跃华致辞,英语流畅并激越,声遏行云,征服了在场所有人——也许,这是“苏跃华是个谜” 的谜底之一?http://s6/bmiddle/001P03Twgy6F9pMc62Q08&690

干一个活交一批当地朋友,使他在当地人中间“像一条鱼儿自由游动”,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梦想一个一个实现。以前发现苏跃华总穿花衬衫,到加纳,发现那种衬衫就是当地人最爱穿的衣服,苏跃华,从每一个细节要求自己“属地化”。

2006年承建农业银行项目,需要大批量混凝土,场地小现场搅拌供不上,购买商品混凝土价格高出几倍。苏跃华下决心建自己的搅拌站,不但用于自己的工程,还供给当地市场,苏跃华尝到了在商海里不受制约自由竞争的甜头。

老海外们都知道苏跃华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千万别把自己定位为工程项目经理,而要定位为商人。http://s14/bmiddle/001P03Twgy6F9pQsS42d2&690

定位商人,就算当项目经理你也可以“鼓励”业主扩大规模,把小活干成大活——华陇集团历史上这样的经典案例俯拾皆是。

定位商人,你就可以在加纳这块“世界第二经济发展发动机”热辣辣的土地上发现很多商机。

石材厂、设备租赁、竹胶板厂、房地产、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是建筑工程上下游产业链上的成功运作;而药厂、商贸城就是越过工程链跨到其他产业链上的运作——商贸城现在还是“建筑世界”,但是二期将建成的3万平米两层钢结构商贸城,将招商各类商品,将欢迎各方投资——门槛最低300万美元。那样庞大一座商城,又将会裂变出多少商战奇迹!

被苏跃华约见。他的办公室有五间房那么大,家俱陈设豪华中透着厚重典雅;有一位黑人秘书,一位华人秘书——在谈判中,办公室是显现信誉和实力分量很重的筹码。我戏问:有这么出色的商业头脑,有这么奇异的海外经历,为什么不跳出国企自己干?http://s16/bmiddle/001P03Twgy6F9nb22B17f&690

苏跃华坦露胸怀:华陇是中甘国际的企业,中甘国际是中国的企业。代表中国在海外将企业做大,就有一种成就感;一起出来干的老伙计们,新进来的年轻人们,跟着我们干,就要培养他们在海外成才,要让他们住上房子,得到实惠,这也是一种成就感。

在理想这个词被人嘲笑的当下,苏跃华二十年坚持着一种老信念——这是不是“苏跃华是个谜”的另一个谜底?

苏跃华是山西人,祖上一直经商,有商人的禀赋;他小时候在农村度过,能吃苦是得天独厚的特点;脑子不很聪明,但是爱琢磨细节——那些细节也许就是一个个商业元素?

晋商的传统,不管走多远,不管生意做多大,他们迟早要回家。苏跃华在加纳,走得够远,业绩够辉煌,却二十年坚守在海外,家人不怨?

苏跃华的母亲、苏跃华的妻子了不起,她们毫无怨言管理着一个男人常年不在家的家;他的母亲支持儿子在国外好好干,支持媳妇在国内好好干,媳妇竭尽全力培养儿子成才。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边有一个不一般的女人;苏跃华特别,他身后有两个不一般的女人:母亲和妻子。

这是又一个谜底?!

 http://s16/bmiddle/001P03Twgy6F9nnxhbV6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