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镀硬铬技术

(2009-09-24 08:24:57)
标签:

杂谈

电镀硬铬技术

 

 

      在六价铬镀液生成镀层中,硫酸盐和氟离子起催化作用。温度、电流密度和镀液的成分影响镀层的性能和电流效率。因此,为了得到所需的沉积性能和电镀速率,就要对这些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镀液的成分

      铬酸和硫酸盐是必需的成分。铬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比例范围为75:1250:1。配方成分首先要根据是否有共催化作用,例如有氟化物、氟硅酸盐或氟酸盐。并且根据用途(装饰或硬铬)决定。

      镀铬来源于镀液中的Cr+6离子。在补充溶液中,铬酸、Cr+6是主要成分。Cr+6还原为 Cr+3,进而还原为不稳定的Cr+2并进一步还原为Cr0

      在操作过程中,通常可以发现一些Cr+3,事实上,缺少Cr+3的确很难或根本不能得到镀层。引入少量还原剂到新的溶液中有助于启动镀液。

      然而,如果Cr+3的总量占铬酸量的比率超过2-3%,就会降低阴极效率并且导致各种电镀问题。如果还存在其它金属氧化物如铁、铜和镍等,它们会与Cr+3发生反应,从而影响镀液的性能。

      然而这种简单的铬-硫酸盐镀液的利用率大约只有12%,共催化镀液可以达到22%以上。对于给定的配方,在最佳电流密度和温度范围内才可以产生光亮的镀层。当可以找到一个可以产生所需的最佳效果的配方时,就要通过过程分析和控制手段来严格保持。

      在单一催化镀液中,阴极效率随着铬酸浓度而升高,当铬酸浓度为250/升时,阴极效率最高,此后,效率就会降低(见图1)。高浓度铬酸溶液允许更大量的三价铬离子和铁氧化杂质的存在。加上再催化作用,在浓度高达300/升的铬酸溶液中提高了阴极效率。

      必须对镀液中铬酸(Cr+6)、硫酸盐、再共催化剂如氟化物、以及三价铬(Cr+3)的含量进行分析,以保证镀液中各种成份的含量在要求的范围内。

温度

      电流强度对镀层光泽和沉积范围的影响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通常,越高的电流密度,就要求有越高的温度(图2)。对于给定的铬酸浓度,存在一个最佳温度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将降低沉积效果。

      通常,对于装饰性镀液,这个范围为3595F)至46 (115F)。对于硬铬,最佳温度范围是49100F)至65.5(150F)

      由于所使用的铬酸溶液浓度相当高,并且可能存在粘稠和分层现象。这导致溶液中温度分布并不平均。因此,就需要搅拌以均化镀液温度,使镀层光亮度一致,并且在镀硬铬时可提高镀层硬度。在工件放入镀槽中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预热,使其达到最佳镀液温度。并且很少有例子特别要求冷却工件。为了使镀层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同一镀槽中既使用加热圈,又使用冷却圈以保持准确的温度可能是必要的。

电流密度

      在确定了溶液组成和温度后,电流密度对阴极效率、镀层光泽度和硬度有很大影响。通常最佳的电流密度由所使用的电镀用化学制品制造商推荐。过高的电流密度会使镀层烧伤和粗糙。过低电流密度可能使铬镀层不完整。

      要确保使用适合的电源。镀层混浊和/或起皮可能说明所使用的电流有问题。特别是在传统铬-硫酸盐(单一催化)镀液中。应该使用最大波动在5%之内的三相交流整流器在整个电镀周期内提供不间断电流。对于装饰性镀层,标准电流密度为7.7515.5/分米20.51.0asi)。而镀硬铬要求的电流密度为23.25-100/分米2156.5asi.

阳极

      使用不溶性的铅或铅-锑合金作为阳极。镀内孔和沟槽部位时,要求将阳极安装在被镀物表面很贴近的位置(0.51英寸)在镀硬铬中,阳极与阴极距离越近,沉积分布效果越好。在理想状态下,铅阳极的长度应该是阴极长度的的90%,顶部和底部应分别略低于和高于阴极的顶部和底部,以防止在电镀的结束时出现过度沉积。

      电镀过程正常时,铅阳极会产生深褐色铅氧化层。如果在阳极上有黄色或浅色镀层,则表明有铬酸铅堆积,这是由于没有电流或电流太小而引起的,例如在闲置时期。这种浅色镀层的电导率很低。

      使用特殊配方制造的清洗液能够用化学方法清洗和激活铅阳极。清洗之后,阳极应适当漂洗并迅速放回镀槽。理想的阳极是由直径为2英寸的三个阳极或四脚棒状每个脚为1.5英寸的阳极组成。

 

http://hi.baidu.com/dwpingd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镀铬层的性能
后一篇:镀铬的分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